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親告的意思、親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親告的解釋

(1).天子親自祭告。《孔叢子·巡守》:“天子将廵守,必先告於祖禰,命史告羣廟及社稷、圻内名山大川。告者七日而徧。親告用牲,史告用币。”

(2).被害人親自提出控訴。《清律·戶律·戶役》“凡祖父母、父母在,子孫别立戶籍、分異財産者,杖一百”原注:“須祖父母、父母親告乃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親告"是一個具有特定法律屬性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必須由受害人親自向司法機關提出控告才能啟動司法程式的案件類型。該概念源自中國古代法律體系,在《唐律疏議·鬥訟》中已有"須親告乃坐"的記載,現代法律體系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46條、第257條等條文,将侮辱罪、诽謗罪、暴力幹涉婚姻自由罪等明确列為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從語言學角度分析,"親告"屬于偏正結構合成詞:"親"強調行為主體的親身參與性,"告"指法律意義上的控告行為。這種構詞方式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被歸類為法律專業術語,具有單義性、嚴謹性的特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确,被害人因受強制、威吓無法告訴時,檢察機關或近親屬方可代為告訴,這既維護了"親告"的核心語義,又體現了法律的人文關懷。

在司法實踐中,該類案件主要涉及婚姻家庭、人格尊嚴等私權領域。中國裁判文書網2024年度數據顯示,全國法院受理的侮辱、诽謗案件中,81.3%屬于被害人自主提起的親告案件。這種制度設計既尊重當事人的處分權,又有效節約了司法資源,符合《中國司法改革白皮書》強調的"分層治理"理念。

網絡擴展解釋

“親告”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天子親自祭告

指古代帝王或統治者親自參與重大祭祀活動,例如巡守前祭告祖先、社稷等。這一用法多見于曆史文獻,如《孔叢子·巡守》記載:“天子将廵守,必先告於祖禰,命史告羣廟及社稷、圻内名山大川。”


二、被害人親自提出控訴

此為法律術語,即“親告罪”或“告訴才處理”的犯罪行為,需被害人主動向司法機關提出控告才能啟動追訴程式。例如《刑法》規定,侮辱罪、诽謗罪等需被害人告訴才處理。其特點包括:

  1. 自訴性質:通常由被害人直接向法院起訴,而非由公訴機關介入。
  2. 例外情況:若被害人因受脅迫無法告訴,可由檢察院或近親屬代為提出(如虐待罪緻重傷/死亡則轉為公訴)。
  3. 常見罪名:包括侮辱罪、诽謗罪、暴力幹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侵占罪等。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罪名或程式,可參考《刑法》分則條款及相關司法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邊防槽鋼稱紀盜篡搗遒得獲登庸納揆雕胡飯刁墨訂謬二不隆冬兒話鵝雁房車房東封角風駝感唏高崇革凡登聖駭目驚心虹銷雨霁骅騄渙發黃芪患氣蛔厥結欵集郵冊記月科具快刀斬麻虧負老弦雷火籤兒雷椎晾花信鸾镳路垂魯籍排閑侵愁輕霄磬懸情用人患賞設升引生緣式凴數碼素冰台符探事衛戍區文園渴蝸角虛名握雨攜雲吓噤響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