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天子親自祭告。《孔叢子·巡守》:“天子将廵守,必先告於祖禰,命史告羣廟及社稷、圻内名山大川。告者七日而徧。親告用牲,史告用币。”
(2).被害人親自提出控訴。《清律·戶律·戶役》“凡祖父母、父母在,子孫别立戶籍、分異財産者,杖一百”原注:“須祖父母、父母親告乃坐。”
“親告”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古代帝王或統治者親自參與重大祭祀活動,例如巡守前祭告祖先、社稷等。這一用法多見于曆史文獻,如《孔叢子·巡守》記載:“天子将廵守,必先告於祖禰,命史告羣廟及社稷、圻内名山大川。”
此為法律術語,即“親告罪”或“告訴才處理”的犯罪行為,需被害人主動向司法機關提出控告才能啟動追訴程式。例如《刑法》規定,侮辱罪、诽謗罪等需被害人告訴才處理。其特點包括: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罪名或程式,可參考《刑法》分則條款及相關司法解釋。
親告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指親自告訴、告知的意思。當我們需要親自向他人傳達信息或告知某件事情時,可以使用這個詞彙。
親告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口部首和告部首。其中,口部首表示與口相關,告部首表示與告知相關。
拆分後的筆畫順序為:
口部首的筆畫數為3
告部首的筆畫數為7
親告這個詞源自古代漢語,具有悠久的曆史。在繁體字中,親告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親告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的寫法可能因曆史時期和地區的變化而有所差異。
1. 我親告你,明天要開會。
2. 他親告我,他找到了一份新工作。
親告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的意思。例如:
親自告訴、親口告訴、親自通知、親自報告等。
與親告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親自告訴、親口告訴、親身告知等。
與親告意思相反的詞語為:
委托告知、書面通知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