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架兒的意思、架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架兒的解釋

(1) [body]∶身體

墳頭上土脈猶顯,架兒上又換新衣。——元· 關漢卿《窦娥冤》

(2) [vendor;hawker]∶混混兒。宋代經常在妓6*院、酒肆等處借兜售食物為名向人索取錢物的人

常言說得好:乖不過唱的,賊不過銀匠,能不過架兒。——《金6*6*梅》

詳細解釋

(1).古時在茶坊、酒肆、妓6*院裡借兜售食物為名向闊客打秋風的人。《金6*6*梅詞話》第十六回:“忽見簾子外探頭舒腦,有幾個衣服襤褸的架兒,進來跪下…… ********* 打發架兒出門,安排酒上來吃。”

(2).架子。指驕矜的姿态。《小說月報》1981年第11期:“﹝ 溫書記 ﹞不得意了幾年,脾氣倒弄壞了,架兒也大了,口味呢,也高貴了。”參見“ 架子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架兒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架兒”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主要含義

  1. 指代身體
    多見于元曲,如關漢卿《窦娥冤》中“墳頭上土脈猶顯,架兒上又換新衣”,此處“架兒”比喻人的軀體。

  2. 宋代市井中的特殊群體
    指在妓院、酒肆等場所,以兜售食物為名向客人索取錢財的混混。例如《金瓶梅》提到“能不過架兒”,反映了這類人通過油滑手段謀生的形象。


二、引申含義

部分文獻中,“架兒”可引申為驕矜的姿态,類似“架子”。如《小說月報》1981年引用“脾氣倒弄壞了,架兒也大了”,此處帶有貶義色彩。


補充說明

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金瓶梅詞話》等原著,了解更豐富的語境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架兒》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架兒》是一個漢語詞語,多用于北方方言,有兩種意思:

1. 指支撐物,用來搭建或支撐其他物體的構架。

2. 指急劇的變化或突然發生的事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架兒》的拆分部首為木,其餘部分為加手。

根據《現代漢語規範字表》的規定,根據此拆分方法,《架兒》共有6個筆畫。

來源

《架兒》來自北方方言,是一種口語化的詞彙,常用于描述物體的支撐或突然發生的事情,具有地域特色。

繁體

《架兒》的繁體字為「架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架兒》在古代拼音為jià ér,但具體的字形和結構則需要進一步研究。

例句

1. 她用木頭搭了個簡易的架兒,用來晾曬衣物。

2. 忽然下起了暴雨,整個城市瞬間變成了水架兒。

組詞

1. 架子:指用來固定或放置物體的支撐物。

2. 搭架:搭建架子或支撐物體。

近義詞

架子、支架、框架。

反義詞

廢墟、崩塌、破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