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圭尺的意思、圭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圭尺的解釋

測日影長短的尺。《南齊書·文學傳·祖沖之》:“加以親量圭尺,躬察儀漏,目盡毫氂,心窮籌筴,考課推移,又曲備其詳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圭尺是中國古代天文儀器"圭表"的核心組件,屬圭與表組合測量體系中的水平标尺部分。其名源《周禮》"土圭之法",本義為測日影的玉質标尺。

從形制結構看,圭尺通常由青石或青銅制成,長度常見八尺(約1.96米),表面刻有精細刻度。與直立的"表"杆構成直角測量系統,通過觀測表杆投影在圭尺上的長度變化,可精準測定冬至、夏至等節氣時刻。據《漢書·律曆志》記載,漢代已形成完整的圭尺測量理論體系。

在曆史應用中,圭尺承擔着三大功能:

  1. 制定曆法:元代郭守敬創制四丈高表,配合圭尺測得回歸年長度為365.2425日,數據精确度領先世界三百年
  2. 大地測量:《隋書·天文志》載劉焯運用圭尺實施"千裡寸差"緯度測量法
  3. 禮制象征:明清北京觀象台陳設的圭尺,兼具天文觀測與皇權象征雙重屬性

現代考古發現證實,現存最完整的元代銅圭尺藏于河南登封觀星台,其表面雙軌刻槽設計印證了《元史·曆志》記載的"景符"投影技術。該實物遺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産。

網絡擴展解釋

“圭尺”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基本定義

圭尺(guī chǐ)是古代用于測量日影長度的工具。它結合了兩種器具的功能:

二、曆史與應用

  1. 用途:通過測量日影變化來确定節氣、時刻或地理緯度,是中國古代天文曆法的重要工具。
  2. 文獻記載:《南齊書·祖沖之傳》提到祖沖之曾“親量圭尺”,用于天文測算。
  3. 物理結構:通常由垂直的圭表(标杆)和水平的尺組合而成,利用投影幾何原理推算數據。

三、延伸含義

部分資料提到,“圭尺”可比喻為嚴謹的标準,強調準确性(如成語用法),但這一釋義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現代引申義。

四、字義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天文儀器或詞語演變,可參考《南齊書》等史料或漢典網。

别人正在浏覽...

畢門捕生參賀陳子昂沖颷翠甒帝女桑抵牾笃行法杖覆鹿攻膬勾決購銷怪詭瓜犀鬼魂漢津憨狀可掬浩鬧衡抗撶船徊集肩尻解巾從仕機鑿克逮克容刻漆榔榆連翹陵母知興落慌漫戲女禍瓶笙俏頭氣湊碛路窮冬屈戌兒三岔路撒氣尚章山勢埏陶生銅手袂水費水污染訟寃螳蜋之衛貪賄痛入骨髓銅獸符緯俗文旦霧氛下馬作威遐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