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eagre;scanty]∶細小而薄弱;數量很少
力量微薄
(2) [shabby]∶簡陋
(1).微少單薄;菲薄。《詩·小雅·瓠葉序》:“故思古之人,不以微薄廢禮焉。”《漢書·劉向傳》:“其葬君親骨肉,皆微薄矣。” 唐 姚合 《酬光祿田卿六韻見寄》詩:“莅職才微薄,歸山路未通。” 宋 梅堯臣 《途中寄上尚書晏相公二十韻》:“今将蒿芹薦俎豆,定亦不以微薄遺。” 茅盾 《為<革命烈士詩抄>題詞》:“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而貢獻微薄的力量。”
(2).猶微賤。 南朝 梁 沉約 《去東陽與吏民别詩》:“微薄叨今幸,忝荷非昔期。”《紅樓夢》第二九回:“這是他們一點敬意,小道也不能阻擋。老太太要不留下,倒叫他們看着小道微薄,不像是門下出身了。” 清 曾國藩 《诰封光祿大夫曾府君墓志銘》:“吾 曾 氏家世微薄,自 明 以來,無以學業發名者。”
(3).指簾。《國語·晉語四》:“聞其骿脅,欲觀其狀,止其舍,諜其将浴,設微薄而觀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薄而觀之” 楊伯峻 注:“薄即《晉語四》之‘微薄’。亦即帷薄,今之簾也。”
“微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核心含義
指數量少、力量薄弱或收入有限,常用于形容資源、能力或貢獻的有限性。例如:“微薄的收入”“盡微薄之力”。
古義延伸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微薄”一詞兼具古今義項,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含義。如需更多典籍例句,可參考《詩經》《紅樓夢》等文獻來源。
微薄,指的是微小稀薄,形容非常細小或者非常稀疏。
微薄的拆分部首是艹,其中“微”字的拆分部首是彳,薄的拆分部首是艹。總共有12畫。
微薄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楚辭·離騷》:“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使民薄而利稀,則好者不勸,惡者不從,而況于斯人乎?”這裡的“薄”即指稀薄、貧乏,後來被引申為微細的意思。
微薄的繁體字是微薄。
古代人們用篆書或者隸書書寫微薄這個詞。
1. 他穿着一件微薄的夾克在寒風中顫抖着。
2. 這個小島的居民生活條件非常微薄。
3. 學生們在微薄的課桌前專心備考。
微薄的組詞可以有微薄無際、微薄綿羊、微薄的薄、蓑薄、草薄、微微薄薄等。
微薄的近義詞有細小、稀疏、貧乏、瘠薄、薄弱等。
微薄的反義詞有豐厚、充實、富裕、濃厚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