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微禹的意思、微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微禹的解釋

語本《左傳·昭公元年》:“美哉 禹 功!明德遠矣。微 禹 ,吾其魚乎!”本為歌頌 禹 治水的功績,謂如無 禹 治水,則人皆将成魚。後以為頌揚功德的套語。《宋書·武帝紀下》:“夫微 禹 之感,歎深後昆,盛德必祀,道隆百世。”《陳書·衡陽獻王昌傳》:“故以功深於微 禹 ,道大於惟 堯 ,豈直社稷用寧,斯乃黔黎是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微禹”是一個源自上古文獻的文言短語,其含義深刻且具有特定的曆史文化背景。以下從漢語詞典和文獻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微禹”由否定詞“微”和專名“禹”構成:

  1. 微:在文言中表示“沒有”“假如沒有”或“如果不是”,常用于假設性否定,強調某種關鍵人物或事件缺失的後果。例如《論語·憲問》有“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2. 禹:特指中國古代傳說中治水英雄、夏朝奠基者大禹。他因成功治理洪水、劃定九州而被尊為聖王。

因此,“微禹”直譯為“如果沒有大禹”,常出現在感歎或假設句中,表達對大禹功績的極端推崇和對其缺失後果的設想。

二、核心含義與典故來源 該短語最著名的出處是《左傳》:

“微禹,吾其魚乎!”(《左傳·昭公元年》) 釋義:“如果沒有大禹(治水),我們恐怕都變成魚了吧!”

三、文化意義與用法 “微禹”一詞承載着重要的文化内涵:

  1. 功績頌揚:象征對民族存續、文明發展有決定性貢獻的英雄人物。
  2. 曆史假設:用于反思曆史關鍵節點,凸顯個體在重大事件中的核心作用。
  3. 感恩追思:表達後世對先賢功德的深切緬懷與感激之情。
  4. 文學修辭:常見于古文、詩詞中作為典故,增強表達的厚重感和感染力。如後世文人有“微禹之歎”,即源于此。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左傳·昭公元年》:原始出處,奠定了“微禹”的語義和語境。記載劉定公的原話及其背景。
  2.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明确收錄“微禹”詞條,釋義為“沒有大禹。後用作頌揚功德的套語”,并引用《左傳》原文。
  3. 《辭源》(商務印書館):在“微”字條目下引《左傳》“微禹”句為例證,解釋“微”表“無,非”之義。
  4. 曆代注疏:如杜預《春秋左傳集解》、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等,對“微禹,吾其魚乎”均有詳細注解,闡釋其曆史背景和語義。

“微禹”是一個承載深厚曆史記憶與文化情感的文言短語,其核心在于通過假設大禹的缺失,反襯其治水安民的偉大功績對華夏文明存續的決定性意義,成為後世頌揚先賢、銘記功德的經典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

“微禹”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1.詞源與典故

“微禹”出自《左傳·昭公元年》,原文為:“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意為:如果沒有大禹治水的功績,人們可能早已淪為魚鼈(即被洪水淹沒)。此句本為贊頌大禹治水的偉大貢獻。

2.原義與引申義

3.現代解釋

現代詞典中,“微禹”有兩種釋義:

4.使用場景

5.補充說明

“微”在此處并非指“微小”,而是“無/沒有”的文言用法(類似“微斯人,吾誰與歸”)。但因語言演變,現代可能産生歧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左傳》原文或《漢語大詞典》相關詞條。

别人正在浏覽...

百花凋零百事大吉報道蠶禮禅意斥鹽次雎刁乖帝機砥厲東耕東龜東陵瓜憝魁封樁庫府僚付印合要閡滞家次見怪不怪賤勇解阸京本究诘具伏榼藤狂乖涼光隸農六尺馬漏網緑扇茅塞蜜供沐冠南榻捺殺因耦國歐攘拼鬥前不久潛禍親傍衢謡人言可畏柔兆瑞蓮三鏡少來赦過斯事體大嵩室退名僞貌魏台五鬥米道務法誣毀鄉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