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微禹的意思、微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微禹的解释

语本《左传·昭公元年》:“美哉 禹 功!明德远矣。微 禹 ,吾其鱼乎!”本为歌颂 禹 治水的功绩,谓如无 禹 治水,则人皆将成鱼。后以为颂扬功德的套语。《宋书·武帝纪下》:“夫微 禹 之感,叹深后昆,盛德必祀,道隆百世。”《陈书·衡阳献王昌传》:“故以功深於微 禹 ,道大於惟 尧 ,岂直社稷用寧,斯乃黔黎是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微禹”是一个源自上古文献的文言短语,其含义深刻且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下从汉语词典和文献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微禹”由否定词“微”和专名“禹”构成:

  1. 微:在文言中表示“没有”“假如没有”或“如果不是”,常用于假设性否定,强调某种关键人物或事件缺失的后果。例如《论语·宪问》有“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2. 禹:特指中国古代传说中治水英雄、夏朝奠基者大禹。他因成功治理洪水、划定九州而被尊为圣王。

因此,“微禹”直译为“如果没有大禹”,常出现在感叹或假设句中,表达对大禹功绩的极端推崇和对其缺失后果的设想。

二、核心含义与典故来源 该短语最著名的出处是《左传》:

“微禹,吾其鱼乎!”(《左传·昭公元年》) 释义:“如果没有大禹(治水),我们恐怕都变成鱼了吧!”

三、文化意义与用法 “微禹”一词承载着重要的文化内涵:

  1. 功绩颂扬:象征对民族存续、文明发展有决定性贡献的英雄人物。
  2. 历史假设:用于反思历史关键节点,凸显个体在重大事件中的核心作用。
  3. 感恩追思:表达后世对先贤功德的深切缅怀与感激之情。
  4. 文学修辞:常见于古文、诗词中作为典故,增强表达的厚重感和感染力。如后世文人有“微禹之叹”,即源于此。

四、权威文献参考

  1. 《左传·昭公元年》:原始出处,奠定了“微禹”的语义和语境。记载刘定公的原话及其背景。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明确收录“微禹”词条,释义为“没有大禹。后用作颂扬功德的套语”,并引用《左传》原文。
  3. 《辞源》(商务印书馆):在“微”字条目下引《左传》“微禹”句为例证,解释“微”表“无,非”之义。
  4. 历代注疏:如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等,对“微禹,吾其鱼乎”均有详细注解,阐释其历史背景和语义。

“微禹”是一个承载深厚历史记忆与文化情感的文言短语,其核心在于通过假设大禹的缺失,反衬其治水安民的伟大功绩对华夏文明存续的决定性意义,成为后世颂扬先贤、铭记功德的经典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

“微禹”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1.词源与典故

“微禹”出自《左传·昭公元年》,原文为:“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意为:如果没有大禹治水的功绩,人们可能早已沦为鱼鳖(即被洪水淹没)。此句本为赞颂大禹治水的伟大贡献。

2.原义与引申义

3.现代解释

现代词典中,“微禹”有两种释义:

4.使用场景

5.补充说明

“微”在此处并非指“微小”,而是“无/没有”的文言用法(类似“微斯人,吾谁与归”)。但因语言演变,现代可能产生歧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左传》原文或《汉语大词典》相关词条。

别人正在浏览...

矮奴边赏别寝不谐箣竹缠搅承祀车轴汉赤绳斥闉瘳愈出挑登科记点触抵玉凡儿改节易操告语官荒馆僮孤魂红心草剿民芥拾棘墙集市鸠车竹马军工厂口授馈馔老惛立睖咙喉蠪侄镂膺漉酪卖拳头某人皮胶裒敛扑旗七宝庄严期集七曜历上学生米熟饭深隐食谷诗家双档霜路讨生活特立透背驮轿卫气文化馆闲深里小疵携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