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鬥米道的意思、五鬥米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鬥米道的解釋

早期民間道教。 東漢 順帝 元年(公元142年) 張陵 在 四川 鶴鳴山 創立。傳說入道者須交五鬥米,因以為名。一說因崇拜五方星鬥及信奉《五鬥經》,故名。由于道徒尊 張陵 為天師,故又稱“天師道”。 張陵 死後,傳子 衡 , 衡 死傳子 魯 。 張魯 雄踞 漢中 三十年,五鬥米道大行, 西晉 後開始分化。至 元 代,演變為正一道。《晉書·王羲之傳》:“ 王氏 世事 張氏 五鬥米道, 凝之 彌篤。” 清 納蘭性德 《渌水亭雜識》卷四:“史籍極斥五鬥米道,而今世真人實其裔孫。”參閱《三國志·魏志·張魯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鬥米道”是東漢時期形成的早期道教派别,由張陵(張道陵)創立。以下是關于該詞的核心解釋:

1.起源與名稱

2.核心教義與經典

3.組織與儀式

4.曆史演變

5.别稱與關聯

五鬥米道是道教早期重要派别,以入道繳納五鬥米、符咒儀式及政教合一為特點,奠定了後世道教發展的基礎。如需進一步細節,可參考《後漢書》《三國志》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鬥米道的意思

《五鬥米道》是一個漢字詞,其意思是“五鬥米的道”。五鬥米,古代中國的一種計量單位,表示五鬥量的米。道在這裡指的是宗教信仰或者教派。因此,《五鬥米道》指的是古代中國的一個宗教教派。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鬥米道》的部首是米(米字旁),拆分後可以寫成:

來源和繁體

《五鬥米道》一詞最早出現在南朝梁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君臣·五鬥米道》中,描述了一個官員推托貢獻五鬥米的故事。繁體字的寫法是「五鬥米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對應于今天的繁體字,所以《五鬥米道》在古時候的寫法是「五鬥米道」。

例句

1. 有人信奉五鬥米道,尋求心靈的甯靜。

2. 五鬥米道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宗教信仰。

組詞

五鬥米、鬥米、米道、道路

近義詞

道教、道門、道義

反義詞

佛教、*********、伊斯蘭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