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危言竦論的意思、危言竦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危言竦論的解釋

使人感到驚恐或震動的言論。 嚴複 《有如三保》:“今之從政者,大抵五通神,東西洋諸國為狂生而持危言竦論、痛苦流涕以道之者,則鄉愚也。”《黑籍冤魂》第二四回回目:“滞魄幽魂現形驚異類,危言竦論改過望同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危言竦論”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言論令人感到驚恐、震動或過度悲觀,常帶有誇大事實或渲染緊張情緒的意味。以下為詳細解析:

1.基本含義

2.出處與典故

3.用法與語境

4.近義與擴展

5.示例參考

這一成語強調言論的震懾性和消極性,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意圖,使用時應注意避免混淆“危言”(直言)與“危言竦論”(消極渲染)的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危言竦論

危言竦論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言辭激動,誇大事實,颠倒黑白,散布恐怖情緒的言論。

拆分部首和筆畫:危(亠、一)+ 言(言)+ 竦(立、豎)+ 論(讠、中、聖)

來源:危言竦論最早出自《莊子·天運篇》:“毋以危言竦論為民心,則曲學之徒衆矣哉。”意指不要用言辭激動、誇大事實的言論來博取民心。

繁體:危言竧論

古時候漢字寫法:危言豎論

例句:他在演講中使用了危言竦論的手法,試圖通過煽動情緒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組詞:危言、危論、竦言、竦論

近義詞:颠倒是非、歪曲事實、危言聳聽

反義詞:客觀論述、真實陳述、平實言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