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仁烏的意思、仁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仁烏的解釋

烏鴉的别名。傳說 春秋 時 晉文公 焚林以逼 介子推 出山,有白鴉繞煙而噪,并集 子推 身旁,火不能焚。 晉 人稱之為仁烏。 晉 王嘉 《拾遺記·魯僖公》:“或雲戒所焚之山數百裡居人不得設網羅,呼曰‘仁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學角度考察,“仁烏”一詞在現代權威辭書中未見獨立收錄,其含義需結合構詞法與古籍用例進行考釋:

一、字義溯源與構詞分析

  1. “仁”的本義

    《說文解字》釋“仁”為“親也,從人從二”,指人與人之間的親善關系(徐铉校訂本《說文解字》卷八)。《漢語大詞典》引申為“仁愛”“仁慈”等道德範疇(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第1卷,第1153頁)。

  2. “烏”的義項

    《康熙字典》載“烏”有三用:

二、古籍中的複合詞用例

  1. “仁烏”作為祥禽象征

    北宋《埤雅·釋鳥》載:“慈烏反哺,仁烏也”,此處“仁烏”特指烏鴉群體中具有反哺習性的慈烏,引申為孝道象征(陸佃《埤雅》卷七禽類篇)。

  2. 佛典中的特殊指代

    唐代《一切經音義》注“仁烏”為“金翅鳥之别稱”,屬佛教天龍八部之一(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四十二),此義項僅存于宗教文獻。

三、現代漢語使用建議

因“仁烏”未被《現代漢語詞典》《辭海》等收錄,當代文本中建議優先使用“慈烏”“孝鳥”等規範詞。若需用古義,應标注文獻出處以避免歧義。


權威參考文獻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影印本)
  2.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版)
  3. 張玉書《康熙字典》(中華書局1958年影印本)
  4. 陸佃《埤雅》(明萬曆刻本)
  5. 慧琳《一切經音義》(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4冊)

網絡擴展解釋

“仁烏”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典故的詞語,其含義和來源可歸納如下:

一、詞義解釋

“仁烏”指烏鴉的别名,源自春秋時期晉文公與介子推的傳說。據記載,晉文公為逼迫隱居的介子推出山而焚林,此時有白鴉繞煙鳴叫,并聚集在介子推身邊,使火無法燒到他。晉人因此稱烏鴉為“仁烏”,以贊其仁義之舉。

二、典故出處

故事最早見于晉代王嘉的《拾遺記·魯僖公》,其中提到焚山後,當地人為紀念此事,禁止設網捕獵烏鴉,并呼其為“仁烏”。

三、字義分解

四、現代關聯

現代漢語中,“仁烏”一詞較少使用,但在部分方言或文學作品中仍作為烏鴉的雅稱出現。例如,台灣地區曾将“達仁、烏丘”作為核廢料處置場選址,此處“仁烏”為地名,與典故無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古籍原文或地域文化中的用法,可參考《拾遺記》或地方志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們邊海碧山敞豁豁蛼螯舛譌醋葫蘆打印機典饋逗笑兒多此一舉豐峭豐茸分器複賽洑上水腐胔剛質館僮毫無遜色痕痕火聚将軍佩剪綴裾拘鵕鳥開裆褲阆苑雷呼厘弊陵宮螺甸盧犬麻力萌達密房木乾鳥栖旁骛槃散乾喬輕楛清弄輕霞骎淫窮儉齊勻冗厭詩圖試圖鐵錢蕨穨響尪懦文犀屋架吳羅香箧逍遙座下身西河恓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