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癃殘的意思、癃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癃殘的解釋

衰老病弱,肢體殘廢。《舊唐書·文宗紀下》:“京城内鰥寡癃殘無告不能自存者,委京兆尹量事濟恤,具數以聞。” 清 劉大櫆 《吳君墓志銘》:“身既癃殘,而志不忘乎書史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癃殘(lóng cán)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構詞和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構詞釋義

  1. "癃" 本義指年老體弱或疾病所緻的衰弱狀态。《說文解字·疒部》釋:"癃,罷病也",段玉裁注:"病當作癃,罷者廢置之意,凡廢置不能事事曰罷癃"。
  2. "殘" 原指肢體缺損,《說文解字·歺部》載:"殘,賊也",後引申為不完整或功能缺失狀态。

二、文獻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漢書·高帝紀》诏書:"年老癃殘,勿遣",顔師古注稱:"癃,疲病也,殘謂四肢不全"。明代醫家張介賓在《類經·疾病類》中記載:"癃殘者,形氣俱損之候",特指因疾病導緻身體機能嚴重衰退的症候群。

三、現代語義流變 當代《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收錄該詞條,釋義為"衰老病弱或肢體殘疾",詞性标注為形容詞,常見于描述慢性病導緻勞動能力喪失的醫學文獻中。在方言使用中,部分地域仍保留該詞彙描述行動不便的老年群體。

網絡擴展解釋

“癃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癃殘”指衰老病弱且肢體殘廢的狀态,通常用于形容因年老或疾病導緻身體嚴重衰弱、行動不便的人。例如《舊唐書》記載的“鰥寡癃殘無告不能自存者”,即指這類需救助的弱勢群體。

  2. 單字拆解

    • 癃(lóng):古義為年老衰弱多病,或中醫術語“癃閉”(小便不通);
    • 殘(cán):指殘缺、剩餘(如“殘冬”),也含兇惡、毀壞之意(如“殘忍”)。

文獻用例


應用語境

  1. 社會救助:常用于描述需要幫扶的弱勢人群,如“鰥寡孤獨癃殘”。
  2. 文學描寫:形容人物身體與精神的雙重困境,如例句中“疲癃殘疾者,臭味難聞”。

“癃殘”是兼具“病弱”與“殘疾”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使用多與曆史文獻、社會救助相關,現代漢語中較少見,但在古典文本中具有特定文化意義。如需更詳細的文獻例句或延伸探讨,可參考《舊唐書》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愛國主義鄙懷并存不悖不倫殘凍朝生夕死乘馬敕授瘳痊寸旬分攤服過蓋頭換面幹急黑轓候天黃牛灘蹇鄂建極驚天動地颎耀娟潔闿敏懇戀科擾口中蚤蝨藜蘆黎檬子淩遲漏星堂馬祖列島木杘牛莖拗開牛尾狸骈斬潛籁親比情神驅侵辱遊三官手書生色生相神羊是用收燈守障四伐恬穆土長五方旗像姑相赒鮮味閑言淡語銷黯枭将寫實析骨而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