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明辟的意思、明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明辟的解釋

(1).明君。《書·洛诰》:“朕復子明辟。” 蔡沉 集傳:“明辟者,明君之謂。”《北史·隋越王侗傳》:“今海内未定,須得長君,待四方乂安,復子明辟。” 清 洪昇 《長生殿·收京》:“就軍前瞻天仰聖,共尊明辟。”

(2).謂還政于君。《後漢書·皇後紀上·和熹鄧皇後紀論》:“ 鄧後 稱制終身,號令自出,術謝前政之良,身闕明辟之義。”《後漢書·杜根栾巴等傳贊》:“ 鄧 ( 鄧太後 )不明辟, 梁 ( 梁太後 )不損陵。慊慊 欒 杜 ,諷辭以興。”

明法,嚴明法律。《孔子家語·刑政》:“大司寇正刑明辟以察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明辟”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明君

指賢明的君主。該用法多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尚書·洛诰》中記載“朕復子明辟”,蔡沉注解為“明君之謂”。清代洪昇的《長生殿·收京》中也有“共尊明辟”的表述,均強調對賢明統治者的尊崇。

2.還政于君

指将政權歸還給君主。例如《後漢書》提到鄧太後“稱制終身,號令自出”,被評價為“身阙明辟之義”,即未履行還政的責任。這一含義多用于描述攝政者或權臣最終歸權于君主的行為。

3.嚴明法律

意為明确或嚴格執行法律。如《孔子家語·刑政》中記載“大司寇正刑明辟以察獄”,強調通過嚴明法紀來審理案件。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尚書》《後漢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明辟

明辟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開明獨特的見解和觀點,能夠突破常規,深刻洞察問題的本質。同時,明辟也可以指示一種開闢、開辟的行動或結果。

拆分部首和筆畫:明 (日字旁) + 辟 (辛字旁),總筆畫數為12。

來源:明辟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孟子·盡心上》篇。在該篇中,孟子談到了國君的明辟,即君主所需具備的開明智慧和足智多謀。

繁體寫法:明辟 (繁體字: 明闢)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明辟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他的議論獨到,出人意料,真可謂明辟之見。

組詞:明智、辨明、辟謠、開辟、明亮等。

近義詞:獨到、獨特、新奇、卓越。

反義詞:陳詞濫調、陳舊、庸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