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馬圖的意思、奔馬圖的詳細解釋
奔馬圖的解釋
中國畫。徐悲鴻作。紙本立軸。水墨。作者曾在抗日戰争期間畫過,建國後又重畫。畫面上一馬曲蹄側首、奮鬣揚尾,正抖擻精神向前馳騁。駿馬矯健的形象象征着民族的振興。
詞語分解
- 奔的解釋 奔 ē 急走,跑:奔跑。奔馳。奔突(橫沖直撞;奔馳)。奔流。奔騰。奔忙。奔波(勞苦奔走)。奔放(疾馳。喻氣勢雄偉,不受拘束)。私奔(女子私自投奔所愛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 奔 è 直往,趨向:投奔
- 馬圖的解釋 .即河圖。《禮記·禮運》:“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車, 河 出馬圖。” 鄭玄 注:“馬圖,龍馬負圖而出也。”《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二·北齊元會大飨歌八》:“馬圖呈寶,龜籙告靈。” 唐 呂溫 《河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奔馬圖”的詳細解釋可從兩個角度分析:
一、作為成語的含義
原指中國傳統繪畫中描繪奔馳駿馬的題材,後演變為成語,比喻技藝高超、作品栩栩如生。常用于贊美藝術家或運動員的表現,如“這幅畫堪稱奔馬圖,連鬃毛的飄動感都躍然紙上”。
二、徐悲鴻的經典畫作
特指畫家徐悲鴻創作的系列水墨作品,具有深刻時代意義:
- 創作背景:初版誕生于抗日戰争時期(1940年代),建國後重新創作并贈予史學家鄧蜀生;
- 藝術特色:采用水墨紙本立軸,通過曲蹄側首、奮鬣揚尾的動态刻畫,展現駿馬矯健的身姿與奔騰的張力;
- 象征意義:既是徐悲鴻“以馬喻志”的代表作,也象征着中華民族在危難中奮起的精神,以及對國家振興的寄望。
該畫作現被視為中國現代美術史的重要符號,兼具藝術價值與曆史教育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奔馬圖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奔跑的馬的圖像”。它由部首“馬”和“本”組成,部首“馬”表示馬的意思,筆畫數為3,而“本”表示形狀或圖像。奔馬圖這個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用來形容描繪奔跑中的馬匹的圖像或畫作。
在繁體字中,奔馬圖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任何變化。
在古代漢字中,奔馬圖的寫法可能會稍有差異。古時候的漢字書寫比較隨意,沒有像現代白話文一樣有固定的規範。因此,不同的人在描繪奔馬的圖像時,可能會有一定的變化和個人風格。
以下是一些關于奔馬圖的例句:
1. 這幅奔馬圖畫得栩栩如生,仿佛馬兒正要沖出畫面。
2. 他在室内擱置了一幅古代的奔馬圖,為整個空間增添了一絲動感。
3. 在這本畫冊中,我看到了許多精美的奔馬圖作品,每一幅都令人贊歎不已。
與奔馬圖相關的組詞包括:奔馬、奔騰、馬、圖像等。
奔馬圖的近義詞可能是:奔跑的馬、奔馳的馬。
奔馬圖的反義詞可能是:靜止的馬、馬停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