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桀 和 柳下跖 的并稱。泛指兇惡殘6*暴的人。《荀子·榮辱》:“可以為 堯 禹 ,可以為 桀 跖 。”《淮南子·說山訓》:“壞塘以取龜,發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脣而治齲, 桀 跖 之徒,君子不與。”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桀跖漢語 快速查詢。
“桀跖”是一個漢語成語,由曆史人物“夏桀”和“柳下跖”并稱而來,通常用于形容兇惡殘暴或道德敗壞的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桀跖”指代殘暴不仁、品行惡劣之人。其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人物背景或文獻出處,可參考《荀子》《淮南子》等典籍。
桀跖(jié zhí)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桀(木)和跖(足)。桀的筆畫數為九畫,跖的筆畫數為十畫。
桀跖這個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曆史故事,是指一個殘暴的暴君。據《史記·桀纣世家》記載,桀和跖是中國古代兩個殘暴的君王。桀是殷商王朝末代君王,他獨占美女,貪圖享樂,百姓敢怒而不敢言。跖是殷商王朝倒數第二個君王,他殘暴無道,欺壓百姓,最終被商湣公所滅。這兩個君王以其殘暴和反人類的行為成為後世所唾棄的象征。
在繁體字中,桀跖保留了相同的形狀和意義。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桀的古字形為“⿱宀夊斤辛世”,跖的古字形為“⿱宀夊足攵”。這些古代寫法被稱為篆書,是古代文字書寫的一種形式。
以下是桀跖這個詞的例句:
1. 他的殘暴行徑讓他成為一個真正的桀跖。
2. 桀跖的統治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桀身(jié shēn):指殘暴的身體。
跖丸(zhí wán):指敢于反抗殘暴統治的人。
暴君、暴虐、殘暴、暴戾
仁君、仁愛、溫和、善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