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絕的意思、危絕的詳細解釋
危絕的解釋
殆盡。 唐 袁郊 《甘澤謠·陶岘》:“﹝ 陶峴 ﹞乃投環劍,命 摩訶 汩沒波際,久而方出;氣力危絶,殆不任持。”
詞語分解
- 危的解釋 危 ē 不安全:危險。危殆。危言(a.故意說吓人的話;b.直言)。危難(刵 )。危如累(噄 )卵。 損害:危害。危及。 高的,陡的:危石。危樯。 使人驚奇的:危言聳聽。 端正的,正直的:正襟危坐。“邦
- 絕的解釋 絕 (絶) é 斷:絕種。絕緣。絕嗣。絕情。絕迹。斷絕。杜絕。滅絕。空前絕後。 盡,窮盡:絕命。絕望。絕境。絕棋。氣絕。 極,極端的:絕妙。絕密。絕壁。絕無僅有。 獨特的,少有的,沒有人能趕上的:絕色
網絡擴展解釋
“危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1.基本釋義
- 拼音:wēi jué(注意:中拼音标注為“wēi wēi”可能是筆誤,其他權威來源均标注為“wēi jué”)。
- 含義:指“殆盡”,即幾乎用盡、接近完結的狀态。
2.文學用例
- 唐代袁郊《甘澤謠·陶岘》中曾用此詞描述體力耗盡的情景:“氣力危絕,殆不任持”。此例說明“危絕”多用于古文或文學作品中,強調某種狀态(如體力、資源)瀕臨枯竭。
3.使用場景
- 常見于古典文獻或書面語,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4.注意
- 部分網頁(如、6)因權威性較低,未提供額外有效信息,解釋時以權威來源為主。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提及該詞收錄于第2269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危絕
《危絕》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卩”和“絕”。該詞的筆畫數為12畫。
來源
《危絕》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遊》一文中,用以形容人的處境非常危險、岌岌可危,面臨着生命的危險。
繁體
危絕的繁體字為「危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危絕的字形寫作「危絕」。相比現代字形,古代字形的筆畫稍有差異。
例句
他在山洞裡迷失了方向,陷入了危絕的境地。
組詞
危險、絕望、危機、絕對、危害、絕妙
近義詞
危急、危殆、危險、危急存亡
反義詞
安全、穩定、順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