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李廣不侯的意思、李廣不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李廣不侯的解釋

見“ 李廣未封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李廣不侯”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lǐ guǎng bù hòu,字面意思是“李廣未能封侯”,引申為功勳卓著卻未獲應有的封賞,命運坎坷的慨歎。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成語來源與典故

  1. 曆史背景
    李廣是西漢名将,以善騎射、骁勇善戰聞名,匈奴稱其為“飛将軍”。他一生戍守邊疆,參與大小戰役無數,但始終未被封侯,最終因戰敗自責而自刎()。

  2. 典故出處
    成語最早見于唐代徐夤《贈楊著》詩:“李廣不侯身漸老,子山操賦恨何深!”()。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李廣“數奇”(命運不濟),暗指其功高不爵的悲劇()。


二、李廣未封侯的原因

  1. 政治因素

    • 景帝時期的梁王事件:李廣在平定“七國之亂”中立功,卻因接受梁王劉武(漢景帝之弟)的将軍印信,觸怒景帝,導緻封侯機會被剝奪()。
    • 武帝時期的決策矛盾:漢武帝認為李廣“數奇”(命數不吉),常将其調離關鍵戰場,緻使其難以積累軍功()。
  2. 個人性格與際遇

    • 李廣治軍寬松,不重文書紀律,與當時嚴苛的軍功制度不符。
    • 多次戰役中因迷路、敵衆我寡等意外因素失利,錯失封侯機會()。

三、成語用法與意義


四、文化影響

這一成語成為後世文人感慨懷才不遇的經典意象,如王勃《滕王閣序》中“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喟歎,進一步強化了其文化象征意義()。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細節,可參考《史記·李将軍列傳》或相關權威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李廣不侯的意思

《李廣不侯》是一個成語,意為“不侯王侯之位”。該成語的含義是指一個人不願意屈居于二流的地位,甯可守身為個人,不追求權勢和名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李廣不侯》這個成語由“李”、“廣”、“不”、“侯”四個漢字組成。

來源和繁體

《李廣不侯》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曆史上的一個故事。相傳李廣是戰國時期的一個将軍,曾被秦國封為侯爵,但他拒絕了這個封號,選擇回到家鄉的田園生活,因而形成了這個成語。

《李廣不侯》并沒有繁體字形式,因為這個成語是源自古代漢字的,而繁體字是在簡化字之後出現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以“李”字為例,古時候寫作“木+子”,即由“木”字上方加上一個小的“子”字形成。

例句

他本可以升任高官,但選擇了李廣不侯,過着簡樸的生活。

組詞

李代桃僵、侯門如海、不求聞達、廣開言路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李代桃僵、不求聞達、抱志守道

反義詞:名利雙收、追求權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