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 unprofitable position] 舊時指收入少的官職或職位(缺:指官職的空額)
“瘦缺”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由“瘦”和“缺”組合而成,指物質或資源的極度匮乏狀态。
特指古代收入較少的官職或職位空缺(“缺”指官職空額)。
例句:“他雖謀得一官半職,卻是無人願接的瘦缺。”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曆史文獻。
《瘦缺》是一個中文詞語,意思是某種資源或物品匮乏或不足。它通常用來形容某個地區或社會中缺乏某種重要資源或物品的情況。
《瘦缺》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瘦”字的部首是疒,表示與疾病有關;“缺”字的部首是缶,表示與容器有關。
在筆畫方面,瘦字共有11畫,缺字共有7畫。
《瘦缺》一詞最早出現于現代漢語中,用于描述資源匮乏的情況。在現代中國的發展和社會變革過程中,這個詞被廣泛使用,用來形容物資不足、供不應求的現象。
《瘦缺》的繁體字為「瘦缺」。
在古代,對于《瘦缺》這個詞的寫法沒有明确記錄。由于《瘦缺》是現代漢語詞彙,所以在古代漢字中并不存在對應的寫法。
1. 這個地區的水資源瘦缺,居民用水困難。
2. 由于人口增加和土地荒漠化,這片土地的糧食瘦缺。
3. 這家公司由于供應鍊管理不善,原材料瘦缺導緻産品無法生産。
1. 瘦弱:形容身體或力量虛弱、不健康的狀态。
2. 缺乏:表示某種資源或事物不足或不完全的狀态。
3. 沮喪:心情低落和失落,缺乏動力。
1. 缺乏
2. 不足
3. 匮乏
1. 充裕
2. 富裕
3. 豐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