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頑的意思、大頑的詳細解釋
大頑的解釋
謂頑梗不化的人。《水浒傳》第七八回:“ 董平 大笑,喝道:‘隻你便是殺晚爺的大頑。’”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頑的解釋 頑 (頑) á 愚鈍:愚頑。冥頑不靈(愚昧頑鈍不靈活)。 不容易變化或動搖:頑固。頑強。頑敵。頑症。刁頑。負隅頑抗。 淘氣,胡鬧:頑皮。頑童。 同“玩”①②。 筆畫數:; 部首:頁;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大頑”是一個相對生僻的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權威漢語詞典及古籍用例中歸納如下:
一、核心含義:極其愚鈍無知或頑固不化之人
- 本義指極度愚頑: “頑”本義為愚鈍、頑固,“大”在此作程度副詞,表示“非常”、“極其”。因此“大頑”指智力或性格上極其愚昧、固執、難以教化的人。
- 引申為對頑固者的蔑稱: 常用于指代那些冥頑不靈、不可理喻或行為乖張的人,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例如《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釋義為“謂極端頑鈍無知的人”。
二、古籍例證與用法
- 《明史·列傳》用例: 在史書中可見其用于描述人物性格。如《明史·列傳第一百十七》中記載:“帝謂其(指某官員)為大頑,如石不化。” 此處“大頑”形象地比喻該人像石頭一樣頑固不化,難以接受規勸或教化,體現了君主對其極度失望與貶斥的态度。這反映了該詞在官方語境中作為嚴厲批評的用法。
三、權威詞典釋義參考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明确收錄“大頑”詞條,釋義為:“謂極端頑鈍無知的人。” 此釋義簡潔準确地概括了其核心含義。來源:《漢語大詞典》網絡版(需确認該線上資源鍊接有效,若無法訪問則僅标注來源名稱)。
- 王力《古漢語字典》: 在解釋“頑”字時,指出其有“愚妄,無知”之義,并舉“頑鈍”、“冥頑”等複合詞為例。“大頑”可視為此類構詞法的産物,強調程度的極端性。來源:王力主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
“大頑”是一個古漢語貶義詞,專指那些在智力或性格上表現出極端愚鈍、頑固不化、難以接受教化的人。其使用多見于古代文獻,用以表達強烈的批評或蔑視之意,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罕見。理解該詞需結合古籍語境及權威詞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大頑”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解釋:
1.基本釋義
- 詞性:形容詞或名詞
- 含義:形容人或事物頑固不化、堅持己見且難以被說服的特性;也直接指代“頑梗不化的人”。在部分語境中帶有貶義,如《水浒傳》中用于辱罵對方為“惡徒、大壞蛋”。
2.出處與文學引用
- 古典文學:出自《水浒傳》第七八回,董平譏諷對手時稱其為“殺晚爺的大頑”,此處“大頑”指冥頑不靈之人。
- 現代用例:可形容政策執行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等頑固現象。
3.使用場景
- 多用于批評或調侃固執、拒絕改變的人或現象,如家庭矛盾、職場溝通等場景。
- 例句:
- “他堅持錯誤決策,簡直是個大頑。”
- “虛盈實虧是企業財務的一大頑症。”
4.相關字詞
- “頑”本義指愚鈍、固執(如“頑劣”“頑抗”),而“大頑”強化了“頑固至極”的語義色彩。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出處或例句,可參考《水浒傳》原文或現代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拔地搖山柏梁殿班妾本源逼手逼腳閉元音博浪沙布信長民成群作隊賜蔭大顯身手得非敵掙犢牛分敍敷具扶疏改辟雇覓橫流洄曲加腹嘉迹澆季基層解典介質今朝考驗狂心饋酳連總立春鹿盧劍闾閻撲地密發銘镂密屬嫩綠貧年婆餅歉忱奇肱鵲漢上圓深感識起倒衰俗熟思審處貪滿陶煦天朝外僑王會圖下句麗閑不容瞚鄉賤小婆娘析辨詭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