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地勢沖要。亦指要害之地。《晉書·石勒載記下》:“ 勒 大怒,命 張敬 據其襟要以守之。” 南朝 陳 徐陵 《陳公九錫文》:“ 姑熟 襟要, 崤 函 阻憑,寇虜據其關梁,大盜負其扃鐍。” 宋 蘇轼 《與章子厚參政書》之二:“ 徐州 南北襟要,自昔用武之地。”
“襟要”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具體解釋如下:
“襟要”指地勢險要或要害之地,常用于描述軍事、交通上的關鍵位置。例如“徐州南北襟要,自昔用武之地”,強調其戰略地位。
“襟要”通過衣襟的比喻,生動描繪了地形在軍事或交通中的關鍵性。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晉書》、蘇轼文集等曆史文獻。
《襟要》是一種古代文字的表達,意為“要領”、“關鍵之處”。它常常用來指代一個問題、一個理論或一個事物的核心要點。
《襟要》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衣(衣服的衣)和虍(老虎的虍),它的總共有13個筆畫。
《襟要》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禮記·大學》中。這個詞用于形容修養内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本要領,強調了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品德和能力。後來,《襟要》逐漸演變成為一個廣泛使用的詞語,用來形容各種事物的核心和關鍵。
《襟要》的繁體字形為「襟讑」。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變化,所以《襟要》的古漢字寫法為「襟要」。
1. 學習一門藝術需要掌握其襟要,才能運用自如。
2. 這篇文章将幫助你理解這個概念的襟要。
1. 襟原:指事物的根本所在。
2. 襟度:指人的容納和包容能力。
3. 襟懷:指人的胸懷和氣度。
近義詞有:關鍵、要點、要領、核心。
反義詞有:次要、細節、表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