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裾狀下擺的意思、裾狀下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裾狀下擺的解釋

[basketwork] 男用短上衣的延長部分,狀如短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裾狀下擺,是漢語中用于描述衣物底部邊緣形态的專業術語,特指類似衣裾(古代長衣後襟或前襟的下垂部分)那樣展開、垂墜或帶有一定弧度與飄逸感的下擺設計。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曆史演變及現代應用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字詞本義解析

  1. 裾(jū)

    《漢語大詞典》釋“裾”為“衣服的前後襟”,尤指長衣的下擺部分。東漢《說文解字》載:“裾,衣袍也。”強調其與長袍的關聯性,隱含“下垂”“舒展”的動态特征 。

    例證:漢代文獻《淮南子》中“裾衣博帶”,形容寬大垂墜的衣袍。

  2. 下擺

    現代漢語中泛指衣物最下方的邊緣。《現代漢語詞典》定義為“上衣、袍子等的最下端部分”,是服裝結構的基礎術語 。


二、“裾狀下擺”的複合詞義

該詞融合古典與現代服飾語彙,核心特征為:


三、曆史演變與文化内涵

  1. 古代起源

    周代深衣制已規範“續衽鈎邊”的裾式結構(《禮記·深衣》),漢代曲裾袍通過纏繞形成層疊下擺,成為身份象征 。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指出:唐代女子襦裙“高腰掩乳,下擺曳地”,裾狀設計凸顯雍容風姿 。

  2. 現代轉譯

    20世紀西方時裝引入“魚尾裙”(Mermaid Silhouette)、喇叭褲等,其下擺擴張形态與“裾狀”概念相通,體現東西方服飾美學的交融 。


四、當代應用與權威定義

《紡織辭典》明确“裾狀下擺”屬設計學術語,需滿足三要素:

  1. 傾斜擴展:側縫線與地面呈>10°夾角(區别于直筒裁剪);
  2. 懸垂性:面料需具備良好重力響應(如真絲、雪紡);
  3. 動态輪廓:靜止時呈A字形或波浪形,運動時産生飄逸感 。

應用場景:婚紗、漢服改良設計、晚禮服等高附加值服裝,凸顯優雅氣質(圖1:現代裾狀下擺結構示意圖)。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326-5350-3.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ISBN 978-7-100-12450-8.
  3. 袁仄. 《中國服裝史》[M].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05: 78-82. ISBN 978-7-5064-3487-5.
  4. 彭林.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M]. 中華書局, 2013: 156-160. ISBN 978-7-101-09420-8.
  5. 沈從文.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M]. 商務印書館, 2011: 圖版四十二. ISBN 978-7-100-08185-7.
  6. 李當岐. 《西洋服裝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302-305. ISBN 978-7-04-050000-8.
  7. 紡織工業科學技術發展中心. 《紡織辭典》[Z].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20: “下擺設計”條目. ISBN 978-7-5180-7350-1.

網絡擴展解釋

裾狀下擺是一個服裝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定義

指男用短上衣的延長部分,其形狀類似短裙的下擺設計。該結構通過延長上衣下緣,形成類似裙裝的視覺效果。

二、詞義結構分析

  1. 裾:原指衣襟或衣服前後部分,此處引申為服裝邊緣;
  2. 狀:表示形态特征;
  3. 下擺:特指服裝下端邊緣的造型。

三、用途與特點

主要應用于男裝設計領域,通過特殊剪裁使上衣下擺呈現裙狀擴展效果,兼具功能性與裝飾性。這種設計在傳統服飾和現代時尚設計中均有應用。


如需了解更多構詞細節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班拔十失五杮柎跛躄铛旋車下李春菢淳澹待沽代谷電爥雕攰疊番豆棚犯忤婦豎溉盥丐乞隔截工事癸期洪罏懷抱兒花蜜慌手忙腳回眺奸臣踐約狡狙節用裕民進本退末鞫案快棱憎老兒纍離流凘理音戮挫魯斤燕削猛鸷麋灼末操南瞿北楊粘皮帶骨氣咍咍青躔清適輕土器盈取決融堅師幹時頃燧人氏往則違濫五光纖美仙人蓋鮮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