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微的香氣。舊時詩文中常用以喻己之美德。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十五:“修容耀姿美,順風振微芳。”《文選·陸機<塘上行>》:“江蘺生幽渚,微芳不足宣。” 呂延濟 注:“婦人自喻本在父母家,居幽閑之室,謙以德微不足以奉君子。” 唐 杜甫 《壯遊》詩:“秋風動哀壑,碧蕙捐微芳。” 楊倫 箋注:“公以被讒譖而出,二句即景寓意。”
微芳,漢語複合詞,由“微”與“芳”二字構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微”指細小、輕微,“芳”指香氣或花草的雅稱。二字組合後具有雙重内涵:
一、自然物象本義 指植物散發的幽淡香氣,如《漢語大詞典》引宋代楊萬裡詩句“微芳染衣袖,馀潤入茶瓯”,描繪茉莉花茶蒸煮時飄散的隱約芬芳,體現中國古典文學對細微自然美的捕捉。
二、人文象征意涵 古代文人常用作人格隱喻,如清代《佩文韻府》收錄“君子守微芳”典故,喻指賢者雖處低位仍持守德行,與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的香草喻形成互文。李商隱《菊》詩“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中隱現的微芳意象,更延伸出對高潔品格的禮贊。
“微芳”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wēi fāng(注音:ㄨㄟ ㄈㄤ),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字面意義
指細微的香氣,常用于描述自然界中清淺淡雅的花草芬芳。例如,唐代杜甫《壯遊》中“碧蕙捐微芳”即描繪蕙草散發的淡淡清香。
比喻義
在古典詩文中,常以“微芳”喻指個人美德或高潔品質,強調雖不顯赫卻内在美好。如三國阮籍《詠懷》中“順風振微芳”,即以香氣暗喻自身德行。
“微芳”多用于古典詩詞或抒情散文中,既可寫景狀物,也可托物言志,表達含蓄謙遜的情感。例如:
“微芳”兼具自然意象與人文象征,是漢語中典型的以物喻德的詞彙,適合在文學創作中表達細膩的情感和品格追求。如需進一步查閱典籍用例,可參考漢典或滬江詞典的詳細引證。
白琥半漢崩渹變節撥弄參齊操戈長忽逞谲沉潭持重充楞捶胸攩護地藏節铤鹿走險釘明釭滴子多壽泛響非功蜂須公檮鈎牒關尺黃發鲐背環拱寰海花嘴利舌回惑堅心鲸力獍枭晉升淚囊雷霆之誅冷眉冷眼兩沒靈虛殿流充漏脯賣文萍泛起浮栖畝砂裡淘金身圭十榦瘦骨零丁受生署名松枝挂劍熣燦衛士烏台客向仰校計小年輕霞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