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雷霆之誅的意思、雷霆之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雷霆之誅的解釋

(1).指帝王暴怒時給臣下的懲處。 宋 範仲淹 《睦州謝上表》:“忤天威者,負雷霆之誅。” 宋 陳亮 《上孝宗皇帝第三書》:“臣闔門數十口,去行都無四百裡,當席藳私室,以聽雷霆之誅。”

(2).指雷擊,雷劈。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餘謂妖魅能一一守科律,則天無雷霆之誅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雷霆之誅”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解釋

  1. 帝王暴怒時的嚴懲
    指古代帝王在極度憤怒時對臣子施加的嚴厲懲罰,形容懲處迅速且不留情面。
    :宋代範仲淹在《睦州謝上表》中寫道“忤天威者,負雷霆之誅”,表達對帝王威嚴的敬畏。

  2. 自然現象中的雷擊
    引申為雷電的劈擊,帶有天譴或因果報應的意味。
    :清代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提到“妖魅若守科律,則天無雷霆之誅”,暗指違背天道會遭天罰。


二、詞源與用法


三、相關文獻參考

如需更多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雷霆之誅的意思

《雷霆之誅》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以強大的力量來徹底鏟除、消滅某個對象或敵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雷霆之誅》這個成語的部首是“雨”,它的拆分部首是“雨”,“雨”這個字是由4畫組成。

《雷霆之誅》這個成語的部首是“雷”,它的拆分部首是“雨”,“雷”這個字是由13畫組成。

《雷霆之誅》這個成語的部首是“之”,它的拆分部首是“一”,“之”這個字是由3畫組成。

《雷霆之誅》這個成語的部首是“誅”,它的拆分部首是“讠”,“誅”這個字是由7畫組成。

來源

《雷霆之誅》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獻中,最早出現在《左傳·成公二年》一文中。它形象地描述了以雷電之勢來徹底湮滅敵人的威力。

繁體字

《雷霆之誅》這個成語的繁體字是「雷霆之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發生了一些變化,包括《雷霆之誅》這個成語中的字也有所不同。例如,“誅”字的古代寫法是「誅」。

例句

他們以雷霆之誅的力量,徹底鏟除了邪惡勢力。

組詞

雷霆、誅殺、無所畏懼

近義詞

雷霆毀滅、雷霆之怒、鐵腕清除

反義詞

寬容待人、善意原諒、寬仁大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