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時海關收稅用的标準尺,1關尺合0.358米。
“關尺”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中國舊時海關收稅使用的計量單位,1關尺約等于0.358米(即35.8厘米)。這一标準在近代海關稅收、貨物計量中被廣泛應用。部分文獻提到,關尺較現代市尺略長,可能與當時國際貿易的特殊計量需求有關。
形容人言談舉止謹慎小心的狀态:
中醫術語中存在“寸關尺”這一概念,指手腕處三個切脈部位,但與“關尺”無直接關聯。若需了解中醫相關内容,建議單獨查詢“寸關尺”詞條。
關尺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關”和“尺”兩個字組成。
關尺的拆分部首是“關”字的“關”部和“尺”字的“屍”部。
關字的筆畫數為4畫,尺字的筆畫數為7畫。
關尺這個詞源于古代度量衡工具“尺”,表示用尺量取。在古代,尺是一種常用的測量工具,用于測量長度或寬度。關尺的意思為使用尺來測量或衡量。
關尺的繁體形式為「關尺」。
在古代漢字的演變中,關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早期的寫法為象形字,形狀類似于門,并且帶有一個扁平的“木”字形。後來,關字的寫法逐漸變為現代的形式。
尺字的古代寫法較為規整,大緻保持了現代的形态。
1. 他用關尺測量了房間的長度。
2. 商店裡的員工每天都會用關尺來量取商品的尺寸。
關尺并不常用于組詞。但可以根據意思的相近或相關選擇搭配其他詞語,如關尺丈量、關尺标定等。
近義詞有尺量、尺寸、測量等。
反義詞為不測量、不計量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