獍枭的意思、獍枭的詳細解釋
獍枭的解釋
傳說枭鳥食母,獍獸食父,或曰亦食母。常喻不孝或忘恩負義之人。 清 徐昂發 《城南次宋五嘉升韻》之一:“ 漢 室 曹瞞 是獍梟,猘兒年少欲橫挑。”
詞語分解
- 獍的解釋 獍 ì 古書上說的一種像虎豹的獸,生下來就吃生它的母獸。 筆畫數:; 部首:犭; 筆順編號:
- 枭的解釋 枭 (梟) ā 一種與鸱鸺相似的鳥。 勇健:枭勇。枭健。枭将。枭雄(a.強橫而野心勃勃的人;b.智勇傑出的人物)。 古代刑罰,把頭割下來懸挂在木上:枭首。枭示(枭首示衆)。 舊時指私販食鹽的人:鹽枭。
網絡擴展解釋
“獍枭”是一個由“獍”和“枭”組成的複合詞,具有強烈的貶義色彩,通常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獍:傳說中食父的惡獸(一說也食母),象征違背倫理的兇殘本性。
- 枭:指枭鳥(如貓頭鷹),古籍記載其“食母”,後被引申為勇猛但兇殘的意象。
兩者組合後,獍枭比喻不孝之人或忘恩負義之徒,如清代徐昂發詩句“漢室曹瞞是獍枭”即以枭雄曹操暗喻其野心與悖逆。
2.文化背景
- 來源傳說:古代認為枭鳥食母、獍獸食父,故常以“枭獍”并稱(“獍枭”為變體),後泛化為道德批判的象征。
- 曆史用例:多見于詩詞或史評,如《南史》中“枭獍縱暴”,均指向違背人倫的極端行為。
3.現代使用
- 使用頻率:現代漢語中較少見,多保留于古典文獻或成語典故中。
- 注意事項:該詞帶有強烈負面評價,需結合語境謹慎使用,避免誤傷。
補充說明
“枭”單獨使用時,可指勇猛(如“枭雄”)或古代刑罰“枭首”,但與“獍”組合後僅保留貶義。若需進一步了解“枭”的擴展含義,可參考曆史文獻或字源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獍枭》的意思
《獍枭》(jīng xiāo)是一個中國漢字詞語,它表示一種神秘而兇狠的怪物,有着獸頭人身的特征。
部首和筆畫
《獍枭》的部首是犬(犭)部,同時它由13個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獍枭》一詞源自于古代文獻《山海經》,在文中被描述為一種令人恐懼的怪物。在繁體中,它的寫法為「猩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獍的上部由獸字旁,下部是從而,争的象形字也稱「異也」,字形像兩個互相搏鬥的獸。
例句
1. 他被形容為如同獍枭一般兇狠。
2. 據說獍枭是山林中的惡魔,無人敢靠近它們的領地。
組詞
獍枭暫時沒有組詞。
近義詞
獍枭的近義詞包括猩魈、妖怪、魑魅等。
反義詞
獍枭的反義詞是正常的、善良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