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微的香气。旧时诗文中常用以喻己之美德。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五:“修容耀姿美,顺风振微芳。”《文选·陆机<塘上行>》:“江蘺生幽渚,微芳不足宣。” 吕延济 注:“妇人自喻本在父母家,居幽闲之室,谦以德微不足以奉君子。” 唐 杜甫 《壮游》诗:“秋风动哀壑,碧蕙捐微芳。” 杨伦 笺注:“公以被谗譖而出,二句即景寓意。”
微芳,汉语复合词,由“微”与“芳”二字构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微”指细小、轻微,“芳”指香气或花草的雅称。二字组合后具有双重内涵:
一、自然物象本义 指植物散发的幽淡香气,如《汉语大词典》引宋代杨万里诗句“微芳染衣袖,馀润入茶瓯”,描绘茉莉花茶蒸煮时飘散的隐约芬芳,体现中国古典文学对细微自然美的捕捉。
二、人文象征意涵 古代文人常用作人格隐喻,如清代《佩文韵府》收录“君子守微芳”典故,喻指贤者虽处低位仍持守德行,与屈原《离骚》“芳与泽其杂糅”的香草喻形成互文。李商隐《菊》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中隐现的微芳意象,更延伸出对高洁品格的礼赞。
“微芳”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wēi fāng(注音:ㄨㄟ ㄈㄤ),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字面意义
指细微的香气,常用于描述自然界中清浅淡雅的花草芬芳。例如,唐代杜甫《壮游》中“碧蕙捐微芳”即描绘蕙草散发的淡淡清香。
比喻义
在古典诗文中,常以“微芳”喻指个人美德或高洁品质,强调虽不显赫却内在美好。如三国阮籍《咏怀》中“顺风振微芳”,即以香气暗喻自身德行。
“微芳”多用于古典诗词或抒情散文中,既可写景状物,也可托物言志,表达含蓄谦逊的情感。例如:
“微芳”兼具自然意象与人文象征,是汉语中典型的以物喻德的词汇,适合在文学创作中表达细腻的情感和品格追求。如需进一步查阅典籍用例,可参考汉典或沪江词典的详细引证。
阿旃陀石窟百官白冠厘缨搬移豹管珤靥别籞补习朝天一柱香吹嘘撮记待承點鼠迪简冻饮端架子俄延槅察国有企业和愉虹饮鬟丝讳生涧槽叫卖寖薄九九归原均田炕柜口吃坤宁宫论友洛汭落雁谩生媒氏秘吝摩拳擦掌拈花惹草牛埭徘徊歧路皮场庙强凫变鹤浅礁毬场秋孃日晩弱门摄放神来之笔室奥释兵市闾食馔一口霜柑属令嘶啸岁律往者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