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萬戶。《史記·高祖本紀》:“諸将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亦指萬人。 宋 陳師道 《贈魏衍》詩之二:“寧須萬戶權輕重,不待千篇一已多。”
(2).萬家;萬室。萬,極言其多。 漢 班固 《西都賦》:“張千門而立萬戶,順陰陽以開闔。” 唐 李白 《子夜吳歌》之三:“ 長安 一片月,萬戶擣衣聲。”
(3).官名。 金 初設置, 元 代相沿,為世襲官職。萬戶為“萬夫之長”,總領于中央的樞密院;駐于各路者,則分屬于行省。設萬戶府以統領千戶所,諸路萬戶府各設達魯花赤一員,萬戶一員。又有海道運糧萬戶府,設官與諸路萬戶府同。參閱《元史·百官志七》。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萬戶漢語 快速查詢。
“萬戶”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數量單位
指“一萬戶家庭”,常用于形容人口規模。例如《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封萬戶”,即賞賜統轄萬戶的封地。
泛指多數
引申為“萬家”或“萬室”,強調數量極多。如班固《西都賦》中“張千門而立萬戶”,李白詩作中“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均以“萬戶”烘托繁榮景象。
元代設立“萬戶”官職,為世襲軍事職位,統領“萬夫”,隸屬樞密院或行省。例如:
戶籍與統計
作為中國戶籍管理的基本單位,用于統計居民信息,例如人口普查中的“萬戶家庭”。
城市與區域描述
形容人口密集、經濟繁榮的地區,如古代北京被稱為“萬戶侯”,現代房地産、城市規劃領域也沿用此詞。
在古詩詞中,“萬戶”常與“千門”對仗,強化空間或規模的宏大感,兼具寫實與誇張的修辭效果。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代文獻、曆史制度及現代用法的核心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元史·百官志》《史記》等原始文獻。
《萬戶》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一個莊園或一個大家庭中的所有居住的家戶數量非常龐大。
《萬戶》的拆分部首是「戶」,筆畫數是8。
《萬戶》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的禮制觀念,即家族繁榮昌盛,有衆多的子孫後代。在古代行文中常以「萬戶」來表示一個莊園或家族的繁榮程度。繁體字為「萬戶」。
古代的《萬戶》寫法較為複雜,可以用「萬戶」表示。其中,「萬」由「黽」和「西」構成,表示衆多的意思;「戶」則由「戸」和「幹」組成,表示門戶或家戶。這種寫法在現代已經很少使用,簡化後的《萬戶》常用于日常書寫和印刷。
1. 這個莊園有萬戶之家,顯然非常繁榮。
2. 他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萬戶人家。
1. 千萬戶
2. 萬戶侯
3. 萬戶營
1. 萬家
2. 衆多家庭
3. 家家戶戶
1. 單戶
2. 孤單家庭
3. 少數人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