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穗的意思、抽穗的詳細解釋
抽穗的解釋
[be in the ear;heading] 植物吐穗;長出穗子
揚花抽穗
詳細解釋
禾谷類作物由葉鞘中長出穗。 宋 孔平仲 《風雨有秋色率然成小詩》:“竹筍解包堆屋角,蓼花抽穗出牆端。”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十九章:“過了清明節,稻地青稞和旱地小麥,都拔節了。青稞甚至已經快抽穗了。”
詞語分解
- 抽的解釋 抽 ō 把中間的取出:把信抽出。 從事物中提出一部分:抽籤。抽調(刼 )。抽查。抽頭。抽薪止沸。 吸:抽煙。抽水。抽泣。抽咽。 概括:抽象。抽演。 減縮:抽縮。 引出,長出:抽青。抽芽。抽穗。抽紗。
- 穗的解釋 穗 ì 禾本植物聚生在莖的頂端的花和果實:麥穗。稻穗。谷穗。穗軸。穗狀花序。 用絲線、布條或紙條等紮成的、挂起來往下垂的裝飾品:燈籠穗兒。 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的别稱。 姓。 筆畫數:; 部首:禾; 筆
網絡擴展解釋
“抽穗”是農業領域的重要術語,主要指禾谷類作物(如水稻、小麥、玉米等)發育完全的幼穗從劍葉鞘中伸出的生長階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抽穗是作物生長周期中的關鍵時期,表現為莖稈頂端葉鞘包裹的穗逐漸伸長并外露。這一過程直接影響作物結實粒數的多少,且對外界環境(如溫度、光照、水分)極為敏感。
二、抽穗期的劃分
根據田間植株抽穗比例,可分為三個階段:
- 始穗期:全田10%植株的穗抽出;
- 抽穗期:50%植株完成抽穗;
- 齊穗期:80%植株完成抽穗。
三、詞源與引證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文獻,如孔平仲《風雨有秋色率然成小詩》中“蓼花抽穗出牆端”,描述植物自然生長現象。現代農業中,其定義更強調對作物産量的影響。
四、引申含義
在成語用法中,“抽穗”被引申為“剝奪他人精華”的比喻義,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補充說明
抽穗後,作物進入揚花、灌漿階段,此時需加強田間管理(如合理灌溉、防治病蟲害),以保障最終産量。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抽穗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植物的穎花在成熟後,将花莢扣掉,隻留下上面的花蕾。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更好的糧食或草料。
關于抽穗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它由抽和穗兩個部首組成。其中,抽部表示取下或拔出的意思,穗部則表示植物一部分的花穗。這個詞的筆畫數為12。
抽穗這個詞的來源與其含義相符。古代農民在收割作物時,為了增加谷物的産量,會将一部分作物的花穗取下,令剩餘的谷子吸收更多的養分和陽光,從而提高谷物的質量和産量。這樣的做法被稱為抽穗。
抽穗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差異。
在古時候,抽穗的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都是以抽和穗兩個部首組成。唐代文獻《五經通義·禾稼》中就有提及抽穗這個詞。古人們在農業生産中非常重視抽穗這一技術,以提高谷物的産量,保障糧食供應。
以下是關于抽穗的例句:
1. 農民在谷物成熟前将部分作物抽穗,以提高産量。
2. 先抽穗後收割,是一種有效的農業種植技術。
與抽穗相關的組詞有:抽節、抽絲、抽樣等。
抽穗的近義詞有:摘穗、摘花。
抽穗的反義詞可以是收穗,即收割谷物,取得豐收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