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贍的意思、供贍的詳細解釋
供贍的解釋
供給,供養。《宋書·朱脩之傳》:“然性儉剋少恩情,姊在鄉裡,饑寒不立, 脩之 未嘗供贍……先是, 新野 庾彥達 為 益州 刺史,攜姊之鎮,分祿秩之半以供贍之,西土稱焉。”《北齊書·皮景和傳》:“又有 陽平 人 鄭子饒 ,詐依佛道,設齋會,用米麵不多,供贍甚廣,密從地藏漸出餅飯,愚人以為神力。” 宋 範仲淹 《與指使魏佑書》:“如且要守墳持孝,即待支莊課供贍,一切取伊穩便。”
詞語分解
- 供的解釋 供 ō 準備着東西給需要的人應用:供給(?)。供求。供應。供需。供銷。提供。供不應求。 求 供 ò 奉獻:供養。供獻。供奉。供佛。供職。 祭祀用的東西:供桌。供品。供果。上供。 被審問時在法庭上述說
- 贍的解釋 贍 (贍) à 供給人財物:贍養(特指子女對父母在物質上和生活上進行資助)。 富足,足夠:宏贍。力不贍。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供贍”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òng shàn(),其核心含義為供給、供養,多指在物質或經濟上提供支持。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詞義:指通過財物或資源滿足他人的生活需求,常見于親屬間的贍養或社會層面的資助。
- 構成:由“供”(提供)和“贍”(養育、資助)組合而成,強調持續性的支持行為。
引證與用法
-
古代文獻:
- 《宋書·朱脩之傳》提到朱脩之未供養貧困的姐姐,而庾彥達則“分祿秩之半以供贍之”,受到贊譽。
- 《北齊書·皮景和傳》描述鄭子饒通過宗教活動“供贍甚廣”,利用少量米面滿足大量需求,被誤認為有神力。
-
使用場景:
- 家庭層面:子女對父母的贍養,或親屬間的經濟支持。
- 社會層面:對弱勢群體的資助,如慈善活動中的物資供給。
近義詞與補充
- 近義詞:供養、供給、奉養、周濟。
- 反義詞:索取、剝奪、克扣。
- 擴展:現代語境中,“贍養”更常用,而“供贍”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特定表達中。
權威來源參考
- 漢典、滬江詞典等均将其釋義為“供給,供養”,可進一步查閱相關文獻或詞典獲取例句及用法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供贍》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供贍》這個詞可以指地位較高的人供養較低地位的人,或者指子女贍養父母。具體意義根據上下文來決定。
拆分部首和筆畫:
《供贍》的拆分部首分别是《人部》和《赤部》,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供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合而成的詞語,沒有明确的出處。
繁體:
《供贍》的繁體字為「供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關于《供贍》這個詞的古代寫法沒有特定記錄。
例句:
1. 應該盡孝道,常常回家探望父母,以便盡自己的《供贍》之責。
2. 他負責向貧困地區提供糧食和衣物的《供贍》。
組詞:
供養、贍養、供應、贍養費
近義詞:
供養、撫養、贍養
反義詞:
剝奪、拒絕供養、責任逃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