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烈節的意思、烈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烈節的解釋

(1).剛正的操行。 漢 蔡邕 《範史雲碑》:“君受天正性,志高行潔,在乎幼弱固已藐然有烈節矣。”

(2).指忠烈有節操的人。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傑歸真》:“ 宋 代何以多忠賢, 明 代何以多烈節,而 元 妖獨無彰明較著之忠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烈節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均體現剛烈正直的道德品格:


一、指為堅守貞節而殉身的行為

特指古代女性為保全貞操或拒絕受辱而犧牲生命的行為,是封建禮教中女性節烈的極端表現。

典籍依據:


二、泛指剛正不阿的節操

引申為堅守正義、甯死不屈的崇高氣節,不限于性别。

典籍依據:


三、古義指性格剛烈(罕見用法)

早期文獻中偶指性格剛強不屈的特質。

典籍依據:


綜合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
  2. 俞正燮《癸巳類稿》(中華書局點校本)
  3. 《宋史·列女傳》(中華書局二十四史點校本)
  4.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第七版)
  5. 王粲《詠史詩》(《文選》卷二十一)
  6. 《後漢書》李賢注引《東觀漢記》(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烈節”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層核心含義,其解釋及來源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剛正的操行
    指人在道德或行為上表現出堅定、正直的品質,不為外界所動搖。例如:漢·蔡邕《範史雲碑》中提到“藐然有烈節”,強調主人公自幼便具備高尚的節操。

  2. 忠烈有節操的人
    特指為正義或信仰堅守氣節、甚至犧牲生命的忠義之士。例如:太平天國洪仁玕在《英傑歸真》中對比宋、明兩代的忠賢與烈節,凸顯其曆史意義。


二、延伸解析


三、注意事項

需區分“烈節”與“節烈”:

“烈節”一詞承載了傳統文化中對道德操守與忠義精神的推崇,常見于曆史文獻與文學作品。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範史雲碑》《英傑歸真》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八才卑孼饞嚼嘲轟刹手鐧鸱義出萃村集當先疊漏弟共釘铛遞演段氏耳穴繁陰飛蓋鳳縠佛幌服車公尺鬼蜮後起字黃中君宦意講帳僭賞濫刑忌故計算尺侷促狂跌良醞蓼洲周公硫酸鎂流徵滿谷滿坑滿面羞愧密陳男弟女大十八變排鑹蓬蓬寝嘿全稱雀目鼠步人龍辱金如新沙門島水光山色司商松篁甛醹挑發推允危邦握河下面祥氣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