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芳的意思、徽芳的詳細解釋
徽芳的解釋
盛德;美德。 南朝 宋 王韶之 《食舉歌》之七:“鳴珩佩,觀典章,樂王度,説徽芳。” 南朝 梁 陸倕 《以詩代書别後寄贈》:“議曹坐朝罷,尺闆嗣徽芳。”
詞語分解
- 徽的解釋 徽 ī 标志,符號:國徽。校徽。帽徽。徽章。徽記。徽幟(?)。 美好的:徽號。 〔徽州〕舊地名,在今中國安徽省歙縣。簡稱“徽”,如“徽墨”。 系琴弦的繩,後用做撫琴标記的名稱,古琴全弦共十三徽。 筆
- 芳的解釋 芳 ā 花草的香氣:芳香。芳草。芳菲(a.花草的香氣;b.指花草)。芳馥。芳馨。芬芳。 喻美好的:芳名。芳齡(年齡,用于少女)。芳姿(美好的姿态,用于少女)。芳鄰(關系融洽的鄰居,用作敬辭)。流芳百世
專業解析
“徽芳”是一個古雅且帶有褒揚色彩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美好的德行、聲譽或懿範。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構成及用法:
一、 本義解析
- “徽”的含義:
- 本義指繩索、琴弦的标記,引申為美好、善良、美善之意。如“徽音”(美好的聲音)、“徽號”(美稱)。
- 在“徽芳”中,“徽”取其美好、嘉美的引申義,用以修飾品德或名聲。
- “芳”的含義:
- 本義指花草的香氣,引申為美好的名聲、德行、美譽。如“流芳百世”、“芳名”。
- 在“徽芳”中,“芳”取其美好的聲譽、德行之意。
- “徽芳”的合成義:
- 由“徽”(美善)與“芳”(美譽/美德)并列組合而成,屬同義複詞,強調美好而值得稱頌的品德、聲譽或風範。它特指那些高尚、純潔、值得效仿的道德情操和名望。
二、 引申義與語用特征
- 指代對象:
- 主要用于形容女性的貞潔、賢淑、美好的德行和聲譽。這是其最典型的用法,尤其在古代文獻中。
- 也可泛指值得稱頌的道德楷模或聲譽,但相對少見。
- 褒揚色彩:
- 該詞帶有強烈的褒義和贊譽色彩,常用于表彰、銘記或描述那些具有高尚情操和良好聲譽的人(尤其是女性)。
- 書面語與古語:
- “徽芳”屬于書面語,且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更多出現在古典文獻、詩詞、碑銘或仿古語境中,用以表達莊重、典雅的情感。
三、 古籍例證
- 明代夏完淳《獄中上母書》:“痛生慈君兮托我于旁,誨我義方兮期我徽芳。” (此處“徽芳”指母親期望他擁有美好的德行和聲譽)。
- 清代鈕琇《觚賸·圓圓》:“設使當日無将軍,則吳氏之徽芳安在?” (此處“徽芳”指陳圓圓的美好名聲或際遇)。
四、 總結
“徽芳”是一個古雅的褒義詞,核心意義指美好而值得稱頌的品德、聲譽,尤指女性的貞潔賢淑之美德。它由表示“美善”的“徽”和表示“美譽/美德”的“芳”并列構成,強調德行的高尚與芬芳。該詞主要用于書面語和古典語境,帶有莊重、贊譽的感情色彩。
來源參考: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 “徽芳”詞條釋義及書證。
- 《辭源》(商務印書館) - “徽”、“芳”字條釋義及引申義分析。
- 夏完淳《獄中上母書》原文引用(見于《夏完淳集》或相關古籍彙編)。
- 鈕琇《觚賸》原文引用(見于清代筆記小說集)。
網絡擴展解釋
“徽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釋義
“徽芳”讀作huī fāng,意為美德、盛德,常用于形容高尚的品德或德行。這一含義在古籍中多有體現,例如南朝詩人王韶之的詩句“鳴珩佩,觀典章,樂王度,説徽芳”,以及陸倕的“議曹坐朝罷,尺闆嗣徽芳”。
2. 字義分解
- 徽:本義為标志、符號(如國徽、校徽),引申為美好(如徽號),也特指徽州地區。
- 芳:原指花草香氣,後比喻美好的名聲或德行(如“流芳百世”)。
兩字組合後,更強調道德層面的美好與典範意義。
3. 古籍與文學引用
該詞多見于南朝詩文,常與禮儀、典章等莊重語境結合,體現對傳統美德的贊頌。例如詩詞中“清徽芳筆,梅魂冷、月影空描”一句,以“徽芳”暗喻文人的高潔品格。
總結
“徽芳”屬古典雅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在文學或特定文化場景中仍可表達對德行的推崇。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古籍用例,可參考《食舉歌》《以詩代書别後寄贈》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百全計百葉窗包瓜背理腸慌腹熱朝婚徹曉池門春旛打敗黮黕稻場諜記帝谟放刁撒潑紡織纖維發癬福征概括高道高科更弦易轍勾臉國王鼓舞伎豪宕簡奧譤蔽經師人表寖壞積日累歲際遇集中駿骓開黑店潰遁癞頭鼋雷輥賃價螺岡羅麗猛虎墨渖扭轉幹坤親貴锓梓澀讷適婚私倡私齎肅黜隨宦隋祭天漢蜩蚻剜刺挑茶未牌綫符鄉聚笑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