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否的意思、屯否的詳細解釋
屯否的解釋
《易》《屯》卦和《否》卦的并稱。意謂艱難困頓。 漢 王粲 《初征賦》:“逢屯否而底滞兮,忽長幼以羈旅。”《梁書·元帝紀》:“頃歲屯否,多難薦臻。” 唐 溫大雅 《大唐創業起居注·起攝政至即真日凡一百八十三日》:“時逢屯否,擁兵竊命。” 元 王恽 《玉堂嘉話》卷四:“時逢屯否,嶽瀆分疆。”
詞語分解
- 屯的解釋 屯 ú 聚集,儲存:屯糧。屯積。屯聚。 駐軍防守:屯兵。屯墾。屯田(駐軍開墾田地)。 村莊:皇姑屯。屯子(村莊)。 屯 ū 困難:屯蹇(不順利,艱難困苦)。 筆畫數:; 部首:屮; 筆順編號:
- 否的解釋 否 ǒ 表示不同意,不認可:否定。 不,用在表示疑問的詞句裡:可否?。 不如此,不是這樣,不然:否則。學則正,否則邪。 可 否 ǐ 不好,壞,惡:否極泰來(“否”和“泰”,前者是壞卦,後者是好卦。指
專業解析
“屯否”是一個源自《周易》的複合詞,由“屯”卦和“否”卦的名稱組合而成,在古漢語中用以形容事物發展處于艱難困頓、閉塞不通的狀态。其詳細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
字義溯源與卦象本義
- 屯 (zhūn): 本義指艱難、聚集。《周易·屯卦》彖辭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 象征萬物始生之時所面臨的艱難險阻,卦象為“水雷屯”(坎上震下),雷雨交加,喻示創業維艱、充滿挑戰的初始階段 。
- 否 (pǐ): 本義指閉塞、不通。《周易·否卦》彖辭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象征天地不交、萬物不通的閉塞時期,卦象為“天地否”(乾上坤下),陽氣上升、陰氣下沉,二者不相交融,喻示時運不濟、小人得志、君子道消的局面 。
- 組合“屯否”: 将兩卦之名連用,取其共性——艱難、阻滞、不順利,用以形容處境困厄、時運不佳、發展受阻的狀态。
-
引申義與常用語境
- 形容時運不濟、處境艱難: 這是“屯否”最核心的含義。指個人或集體遭遇困頓、挫折,事業或人生處于低谷,發展受到阻礙,前途不明朗。例如:“遭逢屯否,壯志難酬。”
- 形容局勢動蕩、世道混亂: 可引申指社會或國家處于混亂、動蕩、衰敗的時期,政令不通,民生凋敝。例如:“值此屯否之世,百姓流離。”
- 形容事物發展受阻、停滞不前: 也可用于描述具體事務或計劃遇到重重困難,無法順利推進。例如:“改革大業,屢遇屯否。”
-
用法與特點
- 書面語色彩濃厚: “屯否”屬于典型的文言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書面語、文學作品或對古典的引用中,帶有莊重、古雅的色彩。
- 強調階段性與轉化: 由于源自《周易》,“屯否”一詞本身蘊含着變化的哲學。屯卦雖難,終會“元亨利貞”;否卦雖閉,終會“否極泰來”。因此,使用“屯否”時,常暗含對困境終将過去、局面終會好轉的潛在認知或期望。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 對“屯”、“否”單字及“屯否”一詞有詳細釋義,并引用了《周易》原文及古代文獻用例(如《後漢書》),是權威的漢語工具書 。
- 《辭源》: 着重考究詞語的起源和演變,對“屯”、“否”作為卦名的含義及其組合“屯否”所表示的“困厄”之意有明确解釋,并引證古籍 。
- 《周易》原文及曆代注疏(如王弼注、孔穎達疏《周易正義》): 是理解“屯”、“否”卦象及其哲學内涵,進而把握“屯否”一詞本義的最根本依據 。
- 古代文學作品用例: 如杜甫詩文中對時局的感慨,常能體現“屯否”一詞的意境和用法,印證其含義 。
“屯否”意指因時運不濟或環境阻滞而陷入的艱難困頓、閉塞不通的狀态。它源于《周易》“屯”、“否”二卦,核心在于描述事物發展過程中的艱難險阻和低谷時期,帶有濃厚的書面語色彩和古典哲學意蘊。其使用常暗含對否極泰來的期待。
網絡擴展解釋
“屯否”是一個源自《易經》的詞語,由“屯卦”和“否卦”組合而成,具體含義和使用如下:
1.基本釋義
- 本義:指《易經》中的“屯卦”和“否卦”兩卦的合稱,象征艱難困頓的境遇。其中:
- 屯卦(zhūn):代表事物初生時的艱難險阻。
- 否卦(pǐ):象征閉塞不通、逆境不順。
- 引申義:比喻人生或時局遭遇的挫折、困境,如“際遇艱難”“時運不濟”。
2.讀音與來源
- 讀音:正确發音為zhūn pǐ(非“tún fǒu”),需注意“屯”在此處為多音字,取《易經》中“屯卦”的特定讀音。
- 典籍出處:最早見于南朝文獻,如梁元帝《勸農诏》:“頃歲屯否,多難薦臻”,形容連年災禍、困境頻發。
3.使用場景
- 文學語境:多用于古代詩文或曆史文獻,描述個人或時代的坎坷境遇。例如唐代《大唐創業起居注》中“時逢屯否,擁兵竊命”,指亂世中的艱難局面。
- 現代延伸:可用于比喻事業、生活遇到的瓶頸期或逆境。
4.近義與關聯詞
- 近義詞:屯蹇(同出自《易經》)、時乖命蹇、命途多舛。
- 反義詞:否極泰來、時來運轉(逆境轉為順境)。
5.常見誤讀與辨析
- 誤讀提醒:易将“屯”誤讀為“tún”(如“屯糧”),或“否”誤讀為“fǒu”(如“是否”),需結合《易經》背景區分。
- 與“否泰”區别:“否泰”亦源自《易經》,但側重“否極泰來”的轉變過程,而“屯否”更強調持續的困境。
“屯否”是高度凝練的古典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艱澀深意,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學術或文學領域。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易經》卦象解析或漢典等權威古籍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阿況白足和尚褓乳迸芽不難殘敗常試陳凱歌遲利敕文詞調倒手定員端秀短章嶞嶞發報罰作高澹谷處合肥後排花奴家福尖擔兩頭脫見地澆愁矯命矯易較逐姬國集刊進擾錦羽厘金利空柳梢馬背船唇曼頭鞶繡捧靴漂梗奇服清嚴七戎卻複瑞光三自傻小子奢廣神龍見首沈正射馭帖伏同語脫色相資下喬遷谷霞首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