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捧靴的意思、捧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捧靴的解釋

唐 華州 刺史 崔戎 離任時,州人戀惜他,有脫去他的靴子,不讓走的。見《舊唐書·崔戎傳》。後用為挽留清廉地方官的典故。 清 袁枚 《送中丞至惠山蒙賜人參留别》詩:“一路官民盡捧靴,中丞病起奈勞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捧靴”是一個源自唐代的曆史典故,指百姓通過脫去官員靴子的方式挽留其繼續任職,後演變為對清廉地方官表達惜别之情的代稱。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典故來源
    據《舊唐書·崔戎傳》記載,唐代華州刺史崔戎在離任時,因清廉愛民深受百姓愛戴,州民不舍其離去,遂脫下他的靴子以阻止其離開,象征懇切挽留。

  2. 引申含義
    該詞後成為贊頌官員廉潔、體現官民情深的典型意象,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例如清代袁枚在詩中寫道:“一路官民盡捧靴,中丞病起奈勞何”,即借用此典表達對官員的敬重與不舍。

  3. 現代使用
    如今“捧靴”一詞已不常見于日常口語,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或曆史典故讨論中,用以形容民衆對德政官員的擁護之情。

該典故體現了古代中國“以民為本”的政治理想,強調官員與百姓之間的情感紐帶。若需進一步了解崔戎的生平事迹,可參考《舊唐書》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捧靴的意思

捧靴是一個漢字詞彙,指的是對某個人或團體極度崇拜或谄媚。具體來說,就是對權勢者或有地位的人過分谄媚,甚至低三下四地追捧和拍馬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捧靴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分别是手部和革部。手部表示與手相關的意思,革部表示與皮革相關的意思。

捧靴這個詞共有14個筆畫,其中手部占據了5個筆畫,革部占據了9個筆畫。

詞源來源

捧靴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清朝乾隆年間的小說《紅樓夢》中,并成為了其中的一個著名的人物形象。後來,這個詞在民間廣泛使用,用來形容那些過分追捧權貴的行為。

繁體字形式

捧靴這個詞的繁體字形式為「捧靴」,在繁體字中的部首和筆畫完全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捧靴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

例句

1. 他為了得到晉升機會,總是捧靴奉承上司。

2. 她捧靴搖尾,就為了從權貴們那裡獲得某些特權。

3. 這位明星的粉絲們總是捧靴着他,為他的一舉一動都盲目圍繞。

組詞

捧靴形容詞:捧靴的、捧靴式的

捧靴動詞:捧靴、捧靴追捧

捧靴名詞:捧靴者、捧靴行為

近義詞

巴結、奉承、谄媚、拍馬屁

反義詞

獨立、抵抗、不卑不亢、正義感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