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廉嚴正;清正嚴肅。《三國志·魏志·王基傳》:“為政清嚴有威惠。”《北齊書·崔昂傳》:“ 昂 本性清嚴,凡見黷貨輩,疾之若讐。” 宋 惠洪 《冷齋夜話·韓歐範蘇嗜詩》:“ 範文正公 清嚴而喜論兵。”《天讨·軍政府<讨滿洲檄>》:“ 漢 士在朝,習其淫慝,人為雄狐,家有麀鹿,使中夏清嚴之俗,掃地無餘。”
(2).清新濃烈。 清 龔自珍 《寒月吟》之五:“其香何清嚴,臘供今年足。”
“清嚴”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個義項,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古代文獻及權威詞典解析如下:
清廉嚴正;清正嚴肅
指為人或為政時兼具清廉與剛正的特質,常用于形容官吏的品德操守。
清新濃烈
多用于描述氣味或自然景物的清冽濃郁之感。
以上釋義綜合了漢典(權威釋義)、千篇國學(文獻例證)等資料,兼顧詞義的曆史演變與文學應用。
清嚴是一個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的詞語,通常表示嚴肅、莊重、高雅的意味。在描述人時,清嚴暗示着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莊重而端莊;而在描述事物時,清嚴則指其外觀或品質充滿嚴謹和肅穆感。
清嚴的偏旁部首分别是水和大,它的拆分筆畫為丨、丶、丿、一、ノ。
清嚴是由「清」和「嚴」兩個字組合而成。這兩個字的組合形成了一個新的詞語,表達了一種特定的含義。在繁體字中,清嚴的寫法為「清嚴」。
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演變和變革。根據古代字典《康熙字典》的記載,清嚴的古漢字寫法為「靑嚴」,其中的「靑」是「清」的古代寫法,「嚴」則是「嚴」的古代寫法。
1. 他一身清嚴的禮服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這座寺廟建築風格恢宏莊嚴,散發着一股清嚴之氣。
3. 教室裡清嚴的氛圍讓學生們更加專心聽講。
清嚴的相關詞彙:
1. 清苦:清廉、樸素無華。
2. 嚴謹:謹慎、認真。
3. 莊重:莊嚴、恭敬、肅穆。
近義詞:莊重、嚴肅
反義詞:輕松、隨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