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戎的意思、七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戎的解釋

古代泛稱我國西部的少數民族。《墨子·節葬下》:“ 舜 西教乎七戎。”《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郭璞 注:“七戎在西。”《北史·高麗傳》:“若夫九夷、八狄,種落繁熾;七戎、六蠻,充牣邊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七戎”是古代文獻中用于指代中國西部或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義

“七戎”主要指先秦時期分布于中國西部(或北方)的非華夏部落群體。不同文獻對其地理位置略有差異:

二、具體部族構成

據《七戎漢語詞典》記載,七戎包含七個主要部族:

  1. 犬戎(活躍于周朝,曾攻破鎬京)
  2. 羌戎(與羌族有淵源)
  3. 鄘戎
  4. 渾戎
  5. 九黎(可能與蚩尤部落相關)
  6. 氐戎(氐族前身)
  7. 纥戎(回纥祖先之一)

三、曆史記載與互動

四、其他相關概念

需注意“七戎”在特殊語境下可能指代:

  1. 喪葬習俗中的“做七”儀式(與民族含義無關);
  2. 與“九夷、八狄、六蠻”并稱,構成古代“四海”邊疆民族體系。

建議需要學術引用的讀者參考《墨子》《爾雅》等原始文獻,或查閱高權威性詞典(如、)獲取更詳細考據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七戎

七戎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七”和“戎”兩個字組成。它拆分的部首是“丶”和“戈”,總共有17筆。

來源

《七戎》是一本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七言律詩,這首詩描繪了北方邊疆的戰士,表達了戰士們堅韌不拔、勇武無畏的精神。

繁體

七戎的繁體字為「七戎」,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法中,七戎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基本的形狀和構造通常是保持一緻的。

例句

1. 遊牧民族七戎的勇士們,骁勇善戰,抵禦了來自外族的侵略。

2. 這首《七戎》詩表達了戰士們不怕犧牲、保家衛國的獻身精神。

組詞

- 七戎八荒: 比喻勇武雄心壯志,能征善戰。

- 七嘴八舌: 形容人多口雜,同時說話、争辯的聲音多且雜亂。

- 七七八八: 形容數目衆多,零星錯落。

近義詞

- 七雄: 指七個勢力強大的國家或集團。

- 七國: 指七個獨立、擁有政權的國家。

反義詞

-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比喻一個人守關隘或擔當抵擋外敵的重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