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廣記》卷八引 晉 葛洪 《神仙傳·劉安》:“ 八公 使 安 登山大祭,埋金地中,即白日昇天……時人傳 八公 、 安 臨去時,餘藥器置在中庭。雞犬舐啄之,盡得昇天。”後因以“舐鼎”喻攀龍附鳳。鼎,指煉丹藥之器。 前蜀 韋莊 《李氏小池亭十二韻》:“語窗雞逞辨,舐鼎犬偏饞。” 宋 歐陽修 《<龍茶錄>後序》:“丹成龍駕,舐鼎莫及。” 宋 蘇轼 《富陽妙庭觀董雙成故宅發地得丹鼎》詩:“時有世人來舐鼎,欲隨雞犬事 劉安 。”
“舐鼎”是一個源自古代神話典故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本義
字面指“舔舐煉丹鼎”,源于《太平廣記》卷八引晉代葛洪《神仙傳·劉安》的記載:劉安與八公煉丹升仙後,庭院中殘留的藥器被雞犬舔舐,雞犬亦隨之升天。
比喻義
後引申為“攀附權貴以求顯達”,即通過依附有權勢者獲取利益或地位,類似“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寓意。
該詞在古代詩詞中多次出現,例如:
若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太平廣記》或《神仙傳》原文。
舐鼎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舔食鼎裡的殘羹剩飯,比喻舔舐強大者的殘餘或谄媚權貴。
舐鼎的部首是舌(shé),由“舌”和“鼎”兩個部首組成。
舌(shé)的部首是口(kǒu),由3個筆畫組成。
鼎(dǐng)的部首是钅(金字旁),由12個筆畫組成。
舐鼎這個詞來源于《論語·舜》:“殷鼎舜耕于南野,禹踐九州,舜舐細骨。”據說夏朝舜帝曾在南方的原野上農耕,他的繼承者禹帝巡遊九州,而舜會舔舐這些細小的骨頭。
在繁體字中,舐鼎的寫法和簡體字是相同的。
在古代,“鼎”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的上面有三個點,表示鼎的腰部;下面也有三個點,表示鼎的圈足。而簡體字中的鼎則将這些點合二為一,形成了現代的形狀。
1. 他總是舐鼎權貴,希望能夠獲得某種好處。
2. 别讓自己淪為舐鼎之輩,要有自己的尊嚴和獨立的思想。
舐鼎沒有常見的組詞,它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詞語。
附庸、巴結、奉承。
堅守原則、獨立自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