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广记》卷八引 晋 葛洪 《神仙传·刘安》:“ 八公 使 安 登山大祭,埋金地中,即白日昇天……时人传 八公 、 安 临去时,餘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昇天。”后因以“舐鼎”喻攀龙附凤。鼎,指炼丹药之器。 前蜀 韦庄 《李氏小池亭十二韵》:“语窗鸡逞辨,舐鼎犬偏馋。” 宋 欧阳修 《<龙茶录>后序》:“丹成龙驾,舐鼎莫及。” 宋 苏轼 《富阳妙庭观董双成故宅发地得丹鼎》诗:“时有世人来舐鼎,欲随鸡犬事 刘安 。”
“舐鼎”是一个源自古代神话典故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本义
字面指“舔舐炼丹鼎”,源于《太平广记》卷八引晋代葛洪《神仙传·刘安》的记载:刘安与八公炼丹升仙后,庭院中残留的药器被鸡犬舔舐,鸡犬亦随之升天。
比喻义
后引申为“攀附权贵以求显达”,即通过依附有权势者获取利益或地位,类似“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寓意。
该词在古代诗词中多次出现,例如:
若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可参考《太平广记》或《神仙传》原文。
舐鼎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舔食鼎里的残羹剩饭,比喻舔舐强大者的残余或谄媚权贵。
舐鼎的部首是舌(shé),由“舌”和“鼎”两个部首组成。
舌(shé)的部首是口(kǒu),由3个笔画组成。
鼎(dǐng)的部首是钅(金字旁),由12个笔画组成。
舐鼎这个词来源于《论语·舜》:“殷鼎舜耕于南野,禹践九州,舜舐细骨。”据说夏朝舜帝曾在南方的原野上农耕,他的继承者禹帝巡游九州,而舜会舔舐这些细小的骨头。
在繁体字中,舐鼎的写法和简体字是相同的。
在古代,“鼎”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它的上面有三个点,表示鼎的腰部;下面也有三个点,表示鼎的圈足。而简体字中的鼎则将这些点合二为一,形成了现代的形状。
1. 他总是舐鼎权贵,希望能够获得某种好处。
2. 别让自己沦为舐鼎之辈,要有自己的尊严和独立的思想。
舐鼎没有常见的组词,它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词语。
附庸、巴结、奉承。
坚守原则、独立自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