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莫,同“ 暮 ”。傍晚。《漢書·霍去病傳》:“薄莫,單于遂乘六臝,壯騎可數百,直冒 漢 圍西北馳去。” 宋 晁沖之 《書懷寄李相如》詩:“清晨戴星出,薄莫及日還。” 明 楊慎 《春郊即事》詩:“薄莫古堤微雨歇,拳騧仍踏落花還。”
(2).莫,同“ 暮 ”。比喻暮年,晚年。 南朝 宋 顔延之 《吊張茂度書》:“薄莫之人,冀其方見慰説,豈謂中年,奄為長往,聞問悼心,有兼恒痛。”
“薄莫”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兩種解釋:
基本含義
由“薄”(迫近、接近)與“莫”(通“暮”)組合而成,字面意思為“接近傍晚”。例如《漢書·霍去病傳》中“薄莫,單于遂乘六臝……”即指傍晚時分。
引申義可比喻晚年,如南朝顔延之《吊張茂度書》中的“薄莫之人”即指暮年老者。
用法場景
多見于古文,用于描述時間(如“清晨戴星出,薄莫及日還”)或年齡階段(如“薄莫之年”)。
《薄莫》是一個中文詞語,意思是指事物稀少或者不常見。這個詞可以形容某種物品、事物或情況不常見或很少見到。
《薄莫》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分别是「艹」和「早」。其中,「艹」是草字頭的部首,表示與植物有關;「早」是一個漢字,表示早晨的意思。整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2。
《薄莫》這個詞可能是由古代文人創造而成,通過并置兩個代表相反意思的字,以形容某物稀少或不常見。這種表達方式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
《薄莫》的繁體寫法為「薄莫」,保留了原意和結構。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對于《薄莫》這一詞語,可能的古代寫法為「薄犬」或者「薄脈」等。這些寫法保留了詞語的原意,但在字形上略有差異。
1. 這種珍稀植物在世界上非常薄莫,很少有人能見到。
2. 這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已經變得薄莫,幾乎沒有人再慶祝。
1. 薄弱:意思是指某事物的能力或實力較弱。
2. 薄利:意思是指利潤很少,較為微薄。
1. 罕見:意思是指某事物非常少見或幾乎沒有出現過。
2. 稀有:意思是指某物種或物品非常稀少,很難找到。
1. 常見:意思是指某事物經常出現,非常常見。
2. 多見:意思是指某事物存在較多,比較常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