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駿馬。 漢 陳琳 《答東阿王箋》:“譬猶飛兔流星,超山越海,龍驥所不敢追;況於駑馬,可得齊足?” 晉 潘嶽 《藉田賦》:“金根照耀以烱晃兮,龍驥騰驤而沛艾。”
(2).喻君王。《三國志·魏志·武帝紀》“簡恤爾衆,時亮庶功,用終爾顯德,對揚我 高祖 之休命”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且列侯諸将,幸攀龍驥,得竊微勞,佩紫懷黃,蓋以百數。”
“龍骥”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文化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駿馬
由“龍”(象征尊貴、神力)與“骥”(良馬)組合而成,字面指“如龍般神駿的馬”。
例:晉代潘嶽《藉田賦》中“龍驥騰驤”形容駿馬奔騰之姿。
喻指君王
古代文獻中常以“龍骥”代指帝王,強調其至高地位。如《三國志》裴松之注引王沉《魏書》提到“攀龍驥”,即臣子追隨君主建功立業。
該詞在漢晉典籍中多次出現,如陳琳《答東阿王箋》以“龍驥”對比駿馬與劣馬,突顯其迅捷超凡。
“龍骥”兼具具象(駿馬)與抽象(君王、英才)雙重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龍骥》是指一匹具備龍和骥群動物特征的神奇駿馬,在古代文化中被視為珍稀寶貝和象征吉祥的存在。
《龍骥》的拆分部首分别是龍(辶)和骥(馬),其中龍的部首為辶,骥的部首為馬。《龍骥》共有19個筆畫。
《龍骥》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化傳說。龍是中國文化中的神獸,象征着尊貴和權力;而骥是具備非凡能力的馬,常常與智勇和祥瑞相聯繫。兩者結合在一起,象征着無比高貴、神奇和吉祥的存在。
《龍骥》的繁體字為「龍驥」。
在古代,漢字「龍骥」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但基本形态保持一緻。
1. 他駕馭着一匹神奇的龍骥從天而降。
2. 這匹龍骥背上的鱗甲閃耀着金光,非常壯觀。
1. 龍馬(神龍和神馬)
2. 骥子(指駿馬)
3. 龍吟骥舞(形容氣勢磅礴的景象)
龍鳳(神龍和神鳳)
平凡馬(普通的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