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逝川的意思、逝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逝川的解釋

(1).指一去不返的江河之水。語本《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晉 葛洪 《抱樸子·勗學》:“鑒逝川之勉志,悼過隟之電速。” 唐 駱賓王 《秋日餞陸道士陳文林得風字》詩序:“登高切送歸之情,臨水感逝川之嘆。” 清 孫廷铨 《挽船行》:“皆雲 江 南來,束人投逝川。”

(2).比喻流逝的光陰。 南朝 齊 謝朓 《王撫軍庾西陽集别時為豫章太守庾被徵還東》詩:“離會雖相親,逝川豈往復。” 唐 吳融 《子規》詩:“舉國繁華委逝川,羽毛漂蕩一年年。” 毛6*6*《到韶山》詩:“别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逝川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逝川"是漢語中具有典故色彩的詞彙,本義指流逝的河水,典出《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比喻流逝的光陰"(商務印書館,2020年修訂版)。該詞由"逝"(消逝)與"川"(河流)構成複合意象,既保留水流的物理特性,又承載着對時間不可逆轉的哲學思考。

在古漢語構詞法中,"逝"作動詞表示"往而不返",《說文解字》釋為"往也"(中華書局,1963年影印本);"川"則取象形特征,《爾雅·釋水》注"貫穿通流水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點校本)。二字組合形成主謂結構,準确傳達出"奔流不複返的河水"這一動态畫面。

王力先生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指出,該詞常見于悼亡詩文,如李白《憶舊遊寄谯郡元參軍》"渭橋南頭一遇君,酂台之北又離群。問餘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紛紛。言亦不可盡,情亦不可極。呼兒長跪緘此辭,寄君千裡遙相憶"中暗含的時光流逝意象(中華書局,2005年第4版)。這種用法強化了漢語以自然物象喻抽象概念的修辭傳統。

參考文獻: 《論語集釋》(程樹德撰,中華書局,1990年)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20年修訂版)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編,中華書局,2005年)

網絡擴展解釋

“逝川”是一個源自古典文獻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源與基本含義

  1. 出處
    源自《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以流水比喻時間流逝,感歎萬物變遷。

  2. 字面本義
    “逝”指消逝、流逝,“川”為河流,合指“一去不返的江河之水”。

二、比喻與引申義

  1. 時間流逝
    主要比喻光陰飛逝,如南朝謝朓詩句“逝川豈往復”,強調時間不可逆。

  2. 事物變遷
    亦可指代消逝的歲月或事物,如唐代駱賓王“臨水感逝川之嘆”,表達對過往的追憶。

三、用法與文學意象

四、文化意義

該詞承載儒家對時間與生命的思考,成為中文中表達“珍惜時光”的經典意象。

别人正在浏覽...

阿對泉安徒生童話集貝財卑瑣便攜式比辰炳靈公碧罂餔啜簿領書常均闡釋當喪膽小如鼠甸子多年生返老歸童附列幹欺觀行鍋煙含仁懷義橫濱侯度虎崽健倒江城撿覈瞷瑕賈田精魄口彩困境攬長工阆苑累乏兩腳書櫥烈火幹柴離蓰沒可得闵勞墨癡末大磨而不磷,湼而不缁平肅蒲龍艾虎乾支剌權重入仗申陳聖僧申冤吐氣石樓屍職收繳談言微中掏腰包剔留秃圞外層大氣完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