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木枝端粗大。喻指部屬勢力強大。 漢 賈誼 《新書·大都》:“本細末大,弛必至心。” 宋 葉適 《紀綱一》:“至於中年,邊将權重,遂成末大之患,無以抗之。”參見“ 末大必折 ”。
“末大”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字面解釋
指樹木的枝幹末端(末梢)粗大。該詞最早見于漢代賈誼《新書·大都》:“本細末大,弛必至心”,意為若樹根細而枝幹末端過粗,樹木容易傾倒,比喻根基薄弱而末端勢力過強會引發問題。
曆史用例
宋代葉適在《紀綱一》中提到“邊将權重,遂成末大之患”,用“末大”形容地方将領勢力膨脹,威脅中央集權。
比喻義
引申為下屬或地方勢力過于強大,可能危及上級或中央權威。如“末大必折”這一成語,強調末端過強會導緻整體崩潰。
其他語境擴展
部分現代解釋(如)提到“末大”可指事物末尾階段的重要性,但這一用法在古籍中未明确記載,可能為現代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建議結合賈誼《新書》、葉適《紀綱》等原文理解其深層含義。
末大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mò dà,含義為最後、終結或結束。
末大的部首是木,總共有5個筆畫。
末大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末”意為最後或結尾,“大”意為偉大或重要。合在一起表示一些事物的最終重要性或結束的意味。
末大的繁體字為「末大」。
在古代漢字中,末大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在現代漢字中,它的寫法一般是“末大”。
1. 這部電影的結尾真是末大精彩。
2. 這個項目是我們公司的末大任務。
末大可以與其他漢字結合成不同的詞語:
1. 末日:指世界末日或最後一天。
2. 末梢:指身體或物體的末端部分。
3. 末流:指文藝或學術領域中的較低層次或邊緣派别。
末大的近義詞包括:末尾、最後、終結。
末大的反義詞包括:始初、開頭、起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