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精魄的意思、精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精魄的解釋

(1).精神魂魄。 漢 徐幹 《中論·夭壽》:“夫形體者人之精魄也,德義令聞者人之榮華也。”《三國志·魏志·管甯傳》:“受詔之日,精魄飛散,靡所投死。” 宋 蘇舜欽 《哭曼卿》詩:“唯君顔色不復見,精魄飄忽隨朝霞。” 清 朱仕琇 《與林穆庵書》:“更念大兄磊磊自将,年齒尚縮,而識量德守何裕也,志氣精魄何長也。”

(2).精神氣魄。 明 宋濂 《見山樓記》:“ 濂 之學識繆悠,立言無精魄,難以傳遠。” 明 宋濂 《元故奉訓大夫江西等處儒學提舉楊君墓志銘》:“初君為童子時,屬文輒有精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精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人的精神與魂魄的結合體,既包含形而上的靈魂概念,也包含個體内在的精神力量。部分文獻中将其拆解為“精”(生命能量)和“魄”(魂魄),強調二者的統一性。

  2. 詳細釋義

    • 精神魂魄:如漢代徐幹《中論》提到“形體者人之精魄”,将肉體與精神魂魄并列,體現古代哲學對生命本質的思考。
    • 精神氣魄:明代宋濂在《見山樓記》中批評自己文章“無精魄”,此處指缺乏内在氣魄與感染力,側重精神層面的張力。
  3. 引證與用法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獻,如《三國志》描述管甯“精魄飛散”表達極度驚恐,宋代蘇舜欽詩句“精魄飄忽隨朝霞”則暗喻生命消逝後的靈魂狀态。現代語境中,可形容人精力充沛(如“精魄旺盛”),但使用頻率較低。

  4. 近義與延伸
    近義詞包括“神魂”“氣魄”,反義詞如“萎靡”。需注意其與“魂魄”的細微差異:前者更強調精神與形體的交融,後者偏重靈魂本身。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中論》《三國志》等古籍原文,或通過漢典、查字典等工具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二

精魄的意思

《精魄》是一個詞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這個詞意指一個人或事物的最精華、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一種象征性的精神力量。

拆分部首和筆畫

《精魄》由“米”和“心”兩個部首組成。其中,“米”是食物的意思,代表了基本生存需求。而“心”則表示思想、意識和精神。

拆開之後,“精”字的筆畫為4畫,其中包括了豎、橫、撇三個基本筆畫。而“魄”字的筆畫為10畫,包括了橫、豎、撇、捺、折等多個複雜筆畫。

來源

《精魄》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學思想中的“精氣神”概念。古人認為,人體是由“精、氣、神”三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其中,“精”表示物質的實質,也是人體的基本元素之一。

繁體

在繁體字中,字形上有一些細微的變化。例如,字形“精”中的“米”部分會變成“米”加上“今”字旁,而字形“魄”中的“心”會變成“心”加上“目”字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字形相對簡單。例如,“精”字的古代寫法為兩個豎直排列的“口”字旁加上一個“青”字旁,而“魄”字的古代寫法為一個“象”字旁加上兩個“口”字旁。

例句

1. 這本書是哲學思想的精魄,值得一讀。

2. 這幅畫展示了藝術家内心深處的精魄。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精神、魂魄、精力、精華。

近義詞:精華、核心、精髓。

反義詞:庸俗、淺薄、無足輕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