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露的意思、殘露的詳細解釋
殘露的解釋
殘馀的露水。 唐太宗 《小山賦》:“承墜宇之殘露,挂低空之斷絲。” 金 元好問 《湘夫人詠》:“ 九嶷山 高猿夜啼,竹枝無聲堕殘露。” 劉半農 《遊香山紀事》詩:“朝陽浴馬頭,殘露濕馬足。”
詞語分解
- 殘的解釋 殘 (殘) á 害,毀壞:殘害。摧殘。 不完全,餘下的:殘餘。殘陽。殘存。殘廢。殘佚。苟延殘喘。 兇惡:殘忍。殘酷。兇殘。 筆畫數:; 部首:歹; 筆順編號:
- 露的解釋 露 ù 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凝結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乷 )露。甘露。 在室外,無遮蓋:露天。露宿。露營。 加入藥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飲料或藥劑:露酒。枇杷露。 滋潤:覆露萬民。 表現,
網絡擴展解釋
“殘露”是一個文學性較強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1. 基本釋義
殘露指殘餘的露水,多用于描繪清晨或夜晚後未完全消散的露珠,常帶有清冷、孤寂的意境。例如:
- 唐太宗《小山賦》中“承墜宇之殘露,挂低空之斷絲”,形容露水從屋檐滴落的情景。
- 劉半農《遊香山紀事》詩:“朝陽浴馬頭,殘露濕馬足”,通過殘露與朝陽的對比,表現清晨的靜谧。
2. 文學意象
在古詩詞中,“殘露”常與自然景物結合,營造凄涼、孤清的氛圍:
- 元好問《湘夫人詠》:“竹枝無聲堕殘露”,以竹枝上的殘露暗喻哀思。
- 李賀《過華清宮》:“玉碗盛殘露,銀燈點舊紗”,借殘露渲染宮廷的衰敗感。
3. 發音與詞源
- 注音:一般讀作cán lù(部分方言或古籍中可能為“cán lòu”)。
- 構詞:“殘”指殘餘、未完全消散,“露”即露水,二字組合強調露水殘留的狀态。
4. 擴展信息
- 近義詞:晨露、餘露(但“殘露”更側重“殘存”的時間感)。
- 反義詞:新露、朝露(強調清晨新鮮的露水)。
“殘露”是古典文學中常見的意象詞,通過描繪殘留的露水,傳遞時光流逝、孤寂清冷的情感。其用法多見于詩詞賦作,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但仍可在文學創作或賞析中見到。如需更多詩詞例證,可參考《小山賦》《湘夫人詠》等作品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殘露【cán l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殘和露。下面是有關這個詞語的一些解釋和相關信息:
- 殘:表示部分殘餘、沒有完整或完全,也可以指殘缺不全或殘缺不全的東西。
- 露:表示展示、出現或顯露在外界之中,也可以指露天或顯露出來的液體(如露水)。
這個詞的來源和繁體寫法與其現代簡體寫法相同。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在現代中國,我們使用的繁體字與簡體字相似。
以下是一個關于殘露的例句:
- 梅雨過後,葉子上殘留着露珠。
- 夜晚的草地上,星星點點的殘露在草葉上閃耀着光芒。
與殘露相關的一些組詞包括:殘餘、殘缺、顯露、露珠等。
一些與殘露相近或類似的詞語有:殘存、剩餘、暴露等。
與殘露相反的一些詞語可能包括:完整、完全、隱藏等。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您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