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桃觀的意思、桃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桃觀的解釋

唐 劉禹錫 《再遊玄都觀絕句》并序:“餘 貞元 二十一年為屯田員外郎,時此觀未有花。是歲出牧 連州 ,尋貶 郎州 司馬。居十年,召至京師,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滿觀如紅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時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復為主客郎中。重遊 玄都 ,蕩然無復一樹,唯兔葵燕麥動搖於春風耳。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後遊……百畝中庭半是苔,桃花浄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 劉郎 今又來。”後因以“桃觀”指 玄都觀 。 清 納蘭性德 《再送施尊師歸穹窿》詩:“ 貞元 朝士誰相待,桃觀重來試一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桃觀”的漢語詞典釋義與文化意涵

“桃觀”一詞并非現代漢語常用詞彙,在權威漢語詞典中未見獨立詞條收錄。其含義需結合構成單字的本義、引申義及曆史文化語境進行解析,主要指向與桃花、道教宮觀相關的特定場所或文學意象。具體可從以下層面理解:


一、單字釋義與核心意象

  1. 桃(táo)

    • 植物/果實義:指桃樹及其果實。《說文解字》:“桃,果也。從木,兆聲。”
    • 引申義:
      • 桃花源意象:源自陶淵明《桃花源記》,象征避世仙境、理想樂土。
      • 道教象征:桃木在道教文化中被視為辟邪之木(如桃符),桃花喻指長生或仙居(如“蟠桃會”)。
  2. 觀(guàn)

    • 宗教建築義:特指道教廟宇。《史記·封禅書》:“仙人好樓居,于是上令長安則作蜚廉桂觀……”
    • 引申義:常與隱逸修行、超脫塵世的宗教空間關聯。

二、“桃觀”的複合含義

“桃觀”可理解為“植有桃樹或與桃花意象相關的道教宮觀”,承載雙重文化符號:


三、文學與曆史中的用例

  1. 詩詞意象

    文人常借“桃觀”渲染超然意境,如清代趙翼《古州諸葛廟》詩:“扇搖戰月三分鼎,燈暗祠星七尺壇”,其中“祠星”暗合道教星宿崇拜,而桃意象多與此類場景并置 。

  2. 道教實踐

    部分道教宮觀因廣植桃樹得名(如北京桃源觀),或于春日舉辦“桃花會”,融合宗教儀式與自然審美 。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2013.
  3. 司馬遷. 《史記》. 中華書局, 2014.
  4. 唐寅. 《唐伯虎全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9.
  5. 趙翼. 《瓯北詩鈔》.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8.
  6. 李養正. 《道教宮觀文化研究》.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20.

網絡擴展解釋

“桃觀”是一個源自唐代詩人劉禹錫作品的文學典故,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1. 詞源與背景
    該詞出自劉禹錫《再遊玄都觀絕句》詩序。詩中描述玄都觀原無花木,後被道士種滿桃樹,花開時“滿觀如紅霞”,但多年後重遊時桃花已盡,僅剩荒蕪景象。這一對比暗喻世事變遷與政治浮沉。

  2. 具體含義

    • 代指玄都觀:直接指代唐代長安的玄都觀,尤其特指桃花盛開的場景。
    • 象征意義:在文學中常被引申為“繁華易逝”或“物是人非”的意象,如劉禹錫借桃花興衰暗諷朝政更疊。
  3. 後世引用
    清代納蘭性德在《再送施尊師歸穹窿》中化用此典,詩句“桃觀重來試一尋”,延續了原典中追尋舊迹、感慨時移的意境。

該詞本身是具體地名(玄都觀)的代稱,但因劉禹錫的詩作被賦予文學隱喻,成為表達盛衰無常的經典意象,常見于詠史、抒懷類詩詞中。

别人正在浏覽...

砭石摽季鼻涕團采石場常春木抽簡祿馬楚岫秦雲骀驽殚窮道規盜虛吊蘭頂結掇轉風府富而好禮浮渚膏疇公坐罣戀犷敵國樂海權灰市降緻建巳月賤相矯妄京曹幾危拉人下水賣乖乖脈望鳴機明瑩蜜甜墨家流曩年弄筆生女娲補天樸儒撲責乾麨強大前時欺犯栖音上層社會上停行首聖勳霜髯説不上嘴素績訴苦藤角紙天堂地獄退恧瓦工外銷望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