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shan Mountain] 山名,為中國著名避暑勝地。位于江西省九江以南,主峰海拔1474米,夏季涼爽,多霧,風景秀美,亞6*熱帶作物茂盛
山名。在 江西省 九江市 南,聳立于 鄱陽湖 、 長江 之濱。又名 匡山 、 匡廬 。相傳 周 有 匡 姓七兄弟結廬隱居于此,故名。見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廬江水》。有 漢陽 、 香爐 、 五老 諸峰聳峙。三面臨水,江湖水氣郁結。山多巉岩、峭壁、清泉、飛瀑之勝。著名勝迹有 白鹿洞 、 仙人洞 、 三疊泉 、 含鄱口 等。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廬山漢語 快速查詢。
廬山是中國著名山嶽型風景名勝區與文化名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北瀕長江,南臨鄱陽湖。其名稱最早見于《尚書·禹貢》,古稱"敷淺原",漢代始稱"廬山"。《漢語大詞典》解釋"廬"字本義為簡易居所,相傳周代有匡氏兄弟在此結廬隱居,故稱"匡廬"或"廬山"(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七卷)。
在地理學範疇,廬山屬于幕阜山脈餘脈,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具有獨特的冰川地貌特征。據《中國地名大辭典》記載,該山體形成于地質年代的白垩紀,經第四紀冰川作用雕琢,形成險峰幽谷相間的壯麗景觀(來源:商務印書館《中國地名大辭典》)。
文化内涵方面,廬山自東晉以來就是儒釋道三家交融之地,現存佛教寺廟、道教宮觀遺址18處,理學書院遺址7處。蘇轼"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哲理詩句(《題西林壁》)更使其成為中華文化意象的重要載體(來源:中華書局《蘇轼詩集校注》)。
曆史文獻價值部分,《廬山志》等20餘種古代方志詳細記載了1700餘處摩崖石刻,其中顔真卿、米芾等名家題刻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來源:國家圖書館藏《廬山志》)。現代地質學研究證實,廬山現存第四紀冰川遺迹對全球氣候變化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來源:《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第8期)。
廬山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地理位置與基本特征
别名與曆史典故
自然景觀特色
文化與旅遊價值
延伸信息
如需更完整的景點列表或曆史細節,可參考、6、7等來源。
阿磨被服賓祭不變不革陳情表熾然刺猬賜宴村正打非大人家低檔都梁多頭風從響應氛坱否認根底挂冠孤峤古生物學豪門巨室宏量會且狐突節紀輯甯寖假開基創業開雲見日款藩牢守黎母山令士六五落名盲伥門禍門下省撲馬遷革羌帖情藻請準忍忮三五成群讪上扇舞沙陀手爐嵩丘踏槳船渟濙通靈草土圞兒橢圜望秋無出下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