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崇朝的意思、崇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崇朝的解釋

終朝。從天亮到早飯時。有時喻時間短暫,猶言一個早晨。亦指整天。崇,通“ 終 ”。《詩·鄘風·蝃蝀》:“朝隮于西,崇朝而雨。” 毛 傳:“崇,終也。從旦至食時為終朝。”《後漢書·蔡邕傳》:“或畫一策而綰萬金,或談崇朝而錫瑞珪。” 唐 陳子昂 《晖上人房餞齊少府使入京府序》:“嗟乎!朝廷子入,期富貴於崇朝;林嶺吾栖,學神仙而未畢。” 元 耶律楚材 《河中春遊有感》詩之四:“崇朝驛騎馳千裡,一夜捷書奏九重。” 郭沫若 《井岡山巡禮》詩:“崇朝霖雨欣方霽,公路斷橋不可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崇朝(chóng zhāo)是漢語中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時間概念,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釋義:

一、本義溯源 該詞最早見于《詩經·鄘風·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鄭玄箋注明确釋義為"從旦至食時為終朝"(《毛詩注疏》)。"崇"在此通假為"終",指完整的時間跨度,特指從天亮到辰時(約現代7-9點)的時段。

二、語義演變

  1. 時間範疇:原指整個早晨,《說文解字注》引申為"自晨至午前的時段"
  2. 氣象特征:在古籍中常與降雨現象關聯,如《後漢書》載"若陽治則崇朝而殄"形容短暫降雨
  3. 哲學隱喻:道家典籍《淮南子》以"崇朝之雨不崇日"比喻事物存在的短暫性

三、權威佐證 《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版)收錄該詞條,強調其作為古代天文曆法術語的特殊性。《王力古漢語字典》特别指出該詞在《春秋左傳》中的禮制應用場景。現代語言學家周薦在《漢語詞彙結構論》中将其列為"時間類典故複合詞"典型範例。

網絡擴展解釋

“崇朝”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hóng zhāo,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核心釋義

  1. 時間範圍
    指從天亮到早飯的時段,即“終朝”(整個早晨)。例如《詩經·衛風·河廣》中“曾不崇朝”,意為“不需一個早晨就能到達”。

  2. 引申意義
    常比喻時間短暫,或強調某事在極短時間内完成,如《文心雕龍》提到“淮南崇朝而賦騷”,形容創作迅速。某些語境中也指“整天”,如《後漢書》中“談崇朝而錫瑞珪”。


詞源與用法


“崇朝”主要用于形容時間短暫或特定時段(早晨),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其權威解釋可參考《詩經》《文心雕龍》等典籍。如需更多例句或近義詞,建議查閱《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段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搬丫抱蔓摘瓜别籍異居冰蕩秉正雠憾從谏篡絶诋薄砥淬關顧瓜蔓水瑰奇瞽者含蓼問疾函秦後續花噪漸次腳光京囷警錫盡死窘暴楫師酒胡蘆寄謝寇儆老壽星曆法曆曆可數鹿皮幾魅狐謬略摹拓飄蓬罴九坡田千載一時敲釘錘僑流秋衣奇遇染累仁柔寡斷熱灼睿資折帛鼠豺水惡竦然提刀弄斧貼職土刑溫汾無涯相生相克見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