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朝。從天亮到早飯時。有時喻時間短暫,猶言一個早晨。亦指整天。崇,通“ 終 ”。《詩·鄘風·蝃蝀》:“朝隮于西,崇朝而雨。” 毛 傳:“崇,終也。從旦至食時為終朝。”《後漢書·蔡邕傳》:“或畫一策而綰萬金,或談崇朝而錫瑞珪。” 唐 陳子昂 《晖上人房餞齊少府使入京府序》:“嗟乎!朝廷子入,期富貴於崇朝;林嶺吾栖,學神仙而未畢。” 元 耶律楚材 《河中春遊有感》詩之四:“崇朝驛騎馳千裡,一夜捷書奏九重。” 郭沫若 《井岡山巡禮》詩:“崇朝霖雨欣方霽,公路斷橋不可過。”
“崇朝”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hóng zhāo,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時間範圍
指從天亮到早飯的時段,即“終朝”(整個早晨)。例如《詩經·衛風·河廣》中“曾不崇朝”,意為“不需一個早晨就能到達”。
引申意義
常比喻時間短暫,或強調某事在極短時間内完成,如《文心雕龍》提到“淮南崇朝而賦騷”,形容創作迅速。某些語境中也指“整天”,如《後漢書》中“談崇朝而錫瑞珪”。
通假關系
“崇”通“終”,因此“崇朝”即“終朝”,強調時間跨度或短暫性。例如《詩經·鄘風·蝃蝀》中“崇朝而雨”,描述早晨降雨。
文學用例
“崇朝”主要用于形容時間短暫或特定時段(早晨),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其權威解釋可參考《詩經》《文心雕龍》等典籍。如需更多例句或近義詞,建議查閱《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崇朝》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推崇尊重朝廷”或“崇奉朝廷”。其中,“崇”表示推崇尊重,“朝”表示朝廷。
這個詞的部首是山(尤爾部首)和木(木部首),總共有10個筆畫。
《崇朝》一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帝王朝廷制度。在古代中國,社會的政權由朝廷掌控,國家的最高領導者是皇帝。《崇朝》是指對皇帝和朝廷的崇尚和敬仰,體現了古代民衆對統治者的尊重和忠誠。
《崇朝》的繁體字為“崇朝”。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記載,古時候《崇朝》的寫法為“崇朝朝”。
1. 他對皇帝非常崇朝,每天早上都會向朝廷行禮。
2. 這部電影表達了人民對崇朝的真摯敬意。
組詞:崇拜、崇敬、朝廷、朝儀
近義詞:尊崇、尊重、推崇
反義詞:邪朝、逆朝、抗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