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百丈竿頭的意思、百丈竿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百丈竿頭的解釋

佛教語。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已達極高的境界。《景德傳燈錄·景岑禅師》:“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按,《五燈會元·徑山杲禅師法嗣·天童淨全禅師》“丈”作“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百丈竿頭”是一個佛教用語,現多用于比喻學問、事業或修行已達到極高境界,但仍需繼續努力以追求更大的突破。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與出處
    該成語出自宋代釋道原的《景德傳燈錄·景岑禅師》,原文為:“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原指佛教修行中,僧人即使達到百丈高的竿頂(象征極高修為),仍需更進一步,将自身融入廣闊宇宙,體現無止境的修行理念。

  2. 比喻意義
    現多引申為對個人成就的勉勵,強調不應滿足現狀,需持續精進。例如在學業、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後,仍應保持進取心,追求更高目标。

  3. 近義詞與辨析

    • 百尺竿頭:二者常互通,但“百丈竿頭”更突出“極高境界”的意象。
    • 精益求精:側重對完美的追求,而“百丈竿頭”更強調從高峰再突破的魄力。
  4. 用法與例句
    作賓語或定語,含褒義。例如:

    • “科研領域需有百丈竿頭的精神,方能推動技術革新。”
    • 古籍中常見“百丈竿頭須進步”的用法,現代則多用于激勵語。
  5. 現代延伸
    該成語被廣泛用于教育、職場等場景,如企業标語“百丈竿頭,再創輝煌”,體現持續發展的價值觀。

若需進一步了解佛教原典或具體典故故事,可參考《景德傳燈錄》及相關禅宗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題目:《百丈竿頭》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 《百丈竿頭》一詞的意思是指在事物中最高的點或最高的成就。它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别是“百”、“丈”和“竿”。下面将對它們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的介紹。 - 百(bǎi): 它的部首是“白”,總共有四畫。表示數量的百分之一。 - 丈(zhàng):它的部首是“一”,總共有兩畫。古時候指十尺,現在有的地方指五米。 - 竿(gān):它的部首是“⺮”,總共有十畫。表示竹子制成的長棍。 《百丈竿頭》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農具,其中“丈竿”是指長達十丈的竹竿,常用于量度田地。因此,“百丈竿頭”意指在百丈地之上的頂端。後來,這個詞被引申為指在某一方面達到最高的位置。 在繁體字中,“百丈竿頭”可以寫作「百丈竿頭」。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可能會與現代有一些差異,但大緻上相同。例如,「百」字可能被寫成「百」,「丈」字可能會少寫一畫變為「㐅」,而「竿」字可能會少寫一畫變為「⺮」。 以下是一個使用《百丈竿頭》的例句: 他努力學習,終于在考試中取得了百丈竿頭的成績。 一些與《百丈竿頭》相關的組詞有:百丈之上、千層金、登峰造極等。近義詞包括:登峰造極、無出其右。而《百丈竿頭》的反義詞則可為:黃粱一夢、欲壑難填等。 希望以上回答給您提供了相關和有用的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