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百丈竿頭的意思、百丈竿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百丈竿頭的解釋

佛教語。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已達極高的境界。《景德傳燈錄·景岑禅師》:“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按,《五燈會元·徑山杲禅師法嗣·天童淨全禅師》“丈”作“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百丈竿頭"為漢語中的誤寫形式,其正确表述應為"百尺竿頭"。該成語出自宋代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層:

一、本義溯源 字面指雜技表演者站在百尺高的竹竿頂端,保持平衡已屬不易。該意象最早見于唐代《敦煌變文集·維摩诘經講經文》,形容修行者達到較高境界仍需精進。

二、哲學内涵 宋代禅宗借該意象闡述修行哲理,《五燈會元》記載長沙景岑禅師以此喻示修行者不應滿足現有成就,強調"更進步"的超越精神,與佛教"無住"思想相通。

三、現代語義 經語義演變,現多用于激勵語境。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定義為"比喻極高的官位或學問、事業等達到的境界",常與"更進一步"連用,形成固定搭配,表達持續進取之意。

主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文物出版社)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網絡擴展解釋

“百丈竿頭”是一個佛教用語,現多用于比喻學問、事業或修行已達到極高境界,但仍需繼續努力以追求更大的突破。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與出處
    該成語出自宋代釋道原的《景德傳燈錄·景岑禅師》,原文為:“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原指佛教修行中,僧人即使達到百丈高的竿頂(象征極高修為),仍需更進一步,将自身融入廣闊宇宙,體現無止境的修行理念。

  2. 比喻意義
    現多引申為對個人成就的勉勵,強調不應滿足現狀,需持續精進。例如在學業、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後,仍應保持進取心,追求更高目标。

  3. 近義詞與辨析

    • 百尺竿頭:二者常互通,但“百丈竿頭”更突出“極高境界”的意象。
    • 精益求精:側重對完美的追求,而“百丈竿頭”更強調從高峰再突破的魄力。
  4. 用法與例句
    作賓語或定語,含褒義。例如:

    • “科研領域需有百丈竿頭的精神,方能推動技術革新。”
    • 古籍中常見“百丈竿頭須進步”的用法,現代則多用于激勵語。
  5. 現代延伸
    該成語被廣泛用于教育、職場等場景,如企業标語“百丈竿頭,再創輝煌”,體現持續發展的價值觀。

若需進一步了解佛教原典或具體典故故事,可參考《景德傳燈錄》及相關禅宗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擺動百鈞畢扈鄙心草馬岱宗丹曦度軌芳年華月翻賀為吊風吹雨打汾水遊幹薪怪不到貴治韓蜨黑昽昽護籍僭傲蹇劣奸豎醮儀急茬兒節分激濑戢刃列眉曆録绺鬏龍钏鸾衾滿目蕭然明範年壽甯晏凝脂點漆片鴻品彙清籁勸督瑞蓮入味三庶省地慎刑樹栽桃源洞天海恸懷托熟頑鑛哇咬文甲侮奪鼯鼠技誤用獻春小徑谿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