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神象的意思、神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神象的解釋

亦作“ 神像 ”。1.指神靈的形象。《禮記·郊特牲》:“屍,神象也;祝,将命也。” 陳澔 集說:“屍所以象所祭者,故曰神象。”

(2).神鳥的形象。指鳳凰。 晉 傅鹹 《鳳凰賦》:“仰天文以彌觀兮,覽神象乎太清。”

(3).指神的圖像、塑像。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又有為 伍員 廟之神像者,五分其髯,謂之髭鬚神。” 清 曾國藩 《祭韓公祠文》:“ 國藩 履任之日,敬謹展謁,乃神像之旁有先師 孔子 之木主儼然在焉。”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我們要去創造個新鮮的太陽,不能再在這壁龛之中做甚神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神象"是漢語中具有多層文化意涵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依據《漢語大詞典》,"神"指天地萬物的創造者或超自然力量,如《說文解字》釋"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象"本義為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引申為形象、象征。二字組合形成"神象",特指具有神性特質的象征物。

二、宗教象征意義 在佛教典籍《大智度論》中,"神象"常指帝釋天的坐騎六牙白象,象征佛法威儀與精進力量。道教經典《雲笈七籤》則記載神象為北鬥星君化身,代表祥瑞與護法功能。

三、神話傳說溯源 《山海經·海内南經》記載"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的典故,後世演化為"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諺語,其中"象"被賦予神秘色彩。考古學家在三星堆遺址發現的青銅神像群,印證了上古時期神獸崇拜中"象"的神格化過程。

四、文化意象演變 故宮博物院藏《明人畫瑞應圖》卷中,白象背負寶瓶的形象被賦予"太平有象"的吉祥寓意。清代《古今圖書集成》收錄的"神象負圖"典故,更将之與河圖洛書傳說相聯結,形成獨特的谶緯文化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神象”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解釋,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一、指神靈的形象

  1. 基本定義
    指神靈的具象化形态,常用于古代祭祀或宗教儀式中。例如《禮記·郊特牲》提到“屍,神象也”,這裡的“屍”指代祭祀時象征神靈的代理人。
  2. 文獻例證
    唐代李肇《唐國史補》記載了為伍員廟制作神像的細節,清代曾國藩的《祭韓公祠文》也提到神像與孔子木主并列的場景。

二、象征神鳥鳳凰

  1. 文化意象
    在文學中,“神象”可指代鳳凰的形象。晉代傅鹹《鳳凰賦》中“覽神象乎太清”即用此意,将鳳凰視為祥瑞的象征。

三、指神的圖像或塑像

  1. 具體表現
    包括繪畫、雕塑等形式的神明形象。例如唐代寺廟中的神像制作,以及現代語境下對“精神象征”的擴展使用(如“高山是英雄精神的象征”)。

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的文獻例證或曆史演變,可參考《禮記》、傅鹹《鳳凰賦》等典籍,或查看上述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白參百樓本流别動隊賓者補蓺策謀詞根貂卻疊棊風情附加鴻雁哀鳴鹘臭擭擭記裡卷軸科甲苛論懶怠略略良功粒食流铄栗尾錄制毛燕麪牀摩畫内醪虐人暖國偶語棄市攀跻辟土俏語青飼料慶祚秦壘氣吞湖海秋季遒逸屈戌熱糊肉袒牽羊三染時間署理陶育榻直投袂頹形危辭未了公案五言絕句香杵仙釋小菜銑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