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言絕句的意思、五言絕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言絕句的解釋

詩體之一。始于 南朝 齊 梁 ,至 唐 始定型。每首四句,每句五字。二、四句押韻,可押平韻或仄韻。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法》:“五言絶句難於七言絶句。” 明 吳讷 《文章辨體序說·絕句》:“ 楊伯謙 雲:‘五言絶句, 盛唐 初變 六朝 子夜體。’”亦省稱“ 五言絶 ”、“ 五絶 ”。 明 胡應麟 《詩薮·近體下》:“五言絶,調易古;七言絶,調易卑。” 清 李重華 《貞一齋詩說·詩談雜錄》:“五言絶發源《子夜歌》,别無謬巧,取其天然,二十字如彈丸脫手為妙。” 清 施補華 《岘傭說詩》:“五絶隻二十字,最為難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言絕句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體裁,屬于近體詩範疇。以下是其核心特點的詳細解析:

一、基本定義 "五言"指每句五字,"絕句"指四句成篇,全詩共20字。該體裁在唐代發展成熟,是篇幅最短的古典格律詩形式。

二、起源與發展

  1. 源于漢魏樂府與五言古詩
  2. 定型于初唐時期(7世紀)
  3. 盛唐時期(8世紀)達到藝術巅峰,李白、王維等大家輩出

三、格律特征

  1. 平仄規則:遵循近體詩平仄格式
    • 常見格式:仄起式、平起式
    • 例:仄起首句不入韻格式:
      $displaystyle仄仄平平仄$
      $displaystyle平平仄仄平$
      $displaystyle平平平仄仄$
      $displaystyle仄仄仄平平$
  2. 押韻規範:雙數句押平聲韻,首句可押可不押
  3. 對仗要求:可全篇對仗(如杜甫《絕句》),也可不對仗

四、藝術特色

五、經典範例

  1. 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低頭思故鄉"
  2. 王之渙《登鹳雀樓》:"白日依山盡...更上一層樓"
  3. 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獨釣寒江雪"

這種詩體因篇幅短小,被稱為"詩歌中的微雕藝術",要求詩人在20字内完成起承轉合,體現漢語言的高度濃縮性。其創作難度正如明代胡應麟所言:"語半于近體,而意味深長過之。"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言絕句

《五言絕句》是一種中國古代詩歌體裁,每首詩由四句組成,每句五個字,共計二十字,因此得名。這種形式的絕句在唐宋時期特别流行,被譽為古代詩歌的瑰寶。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言絕句》這個詞可以拆分成三個部分:五(乙、二畫)、言(言字旁,四畫)和絕(糸字旁,七畫)。整個詞的筆畫總數為13畫。

來源

《五言絕句》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當時的文人墨客廣泛運用這種形式來表達他們的情感和思想。這種形式的詩歌在唐朝達到了巅峰,成為文學史上重要的裡程碑。

繁體

《五言絕句》的繁體字為「五言絶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五言絕句」可能被寫成「五言絕句」或「五葉の絶句」。漢字的書寫形式隨時間的推移而有所變化。

例句

以下是一首典型的《五言絕句》: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組詞

組詞:絕句、五言、詩歌、唐朝。

近義詞

近義詞:五言律詩、五古。

反義詞

反義詞:七言絕句、詞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