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umn] 夏季與冬季之間的季節,天文學中自秋分日起算到冬至日為止
(1).秋末。
(2).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當農曆七月至九月。
秋季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具有以下核心含義和特征:
季節劃分
介于夏季與冬季之間,我國傳統以立秋(陽曆8月7-9日)到立冬(11月7-8日)為秋季,共三個月。天文學上則以秋分(約9月23日)至冬至(12月21-23日)為秋季。
時間範圍
秋季既是自然氣候的過渡階段,也是文化意象的重要載體。其時間範圍因曆法差異略有不同,但核心特征為涼爽氣候與自然物候變化。
秋季是指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個季節,跟着夏季而來,前後分别是夏季和冬季。秋季的特點是氣溫逐漸下降,天氣逐漸涼爽,大部分植物開始凋謝,果實成熟。這個季節通常開始于9月,結束于12月。秋季是人們欣賞美麗的秋葉、品嘗新鮮水果的好時光。
秋字由兩個部首組成:禾(he)和火(huo)。禾字表示植物、莊稼,火字表示火焰、燃燒。秋是由禾與火組合而成,表示秋天裡植物的成熟和燃燒的意象。
秋季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由于古人賦予的豐富寓意,秋季在中國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底蘊。秋季也象征着豐收和成熟。在古代農耕社會,秋季是農民們辛勤勞作的結果,收獲着他們一年的辛苦付出。
秋季的繁體字是「秋季」,發音相同,隻是在書寫上稍有差異。
在古代,秋字的寫法也有所不同,常見的寫法有「婌」、「媝」和「秌」等。這些寫法多少保留了與禾和火有關的部首。
1. 秋季的天空格外湛藍,陽光透過稀疏的枝葉灑在地面上。
2. 秋季是品嘗梨和蘋果的最佳時機,它們的口感和風味都非常好。
1. 秋景:指秋季的景色,如秋葉紅遍的景象。
2. 秋風:指秋季吹來的風,清涼宜人。
3. 秋雨:指秋季的雨水,對莊稼生長有益。
近義詞有秋天、季秋。這些詞在指代秋季時可以互相替換使用。
反義詞有春季、夏季和冬季。它們分别表示與秋季相對應的其他季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