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姗姗來遲的意思、姗姗來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姗姗來遲的解釋

(1).語出《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上思念 李夫人 不已,方士 齊 人 少翁 言能緻其神。乃夜張燈燭,設帷帳,陳酒肉,而令上居他帳,遙望見好女如 李夫人 之貌,還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視,上愈益相思悲感,為作詩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來遲!’” 顔師古 注:“姗姗,行貌。”後因以“姗姗來遲”形容女子走路緩慢從容的姿态。 清 無名氏 《帝城花樣·小芗傳》:“ 小蘭 如芙蓉女兒,明秀無匹,姗姗來遲,媚不可言。”

(2).形容來得很晚。 黃遠庸 《虛三6*級省制案之輪廓》:“蹉跎復蹉跎之省制案中,被以奇異之服色、姗姗來遲者,則所謂虛三6*級省制案者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姗姗來遲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姗姗來遲”是漢語中一個典故性成語,最早見于東漢班固《漢書·外戚傳》中李夫人病重,漢武帝探望時感歎“姗姗何來遲”。該成語由“姗姗”與“來遲”構成偏正結構,其中“姗姗”作為疊音詞模拟行走時衣裙擺動聲,《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解釋為“形容走路緩慢從容的姿态”。

從語義演變角度看,該成語經曆了從具體動作到抽象意義的轉化。《漢語大詞典》指出其核心含義為“比喻行動遲緩,來得比預期時間晚”,既可用于具體場合描述人物遲到,如“頒獎典禮上獲獎者姗姗來遲”;也可抽象化使用,如“春天的腳步總是姗姗來遲”。清代王韬在《淞濱瑣話·盧雙月》中“姗姗來遲者,其盧家女郎耶”的用例,則展現了其在古典文學中的應用場景。

現代漢語使用中需注意三個層面:其一,成語含委婉批評義,多用于他人而非自指;其二,適用對象包含人與抽象事物,《新華成語詞典》特别标注其可形容“季節、消息等延遲到來”;其三,構詞穩定性強,“姗姗”不可替換為其他疊詞,保持“姗姗來遲”固定搭配。

網絡擴展解釋

“姗姗來遲”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詞義:形容人慢騰騰地來晚,或事物延遲到達的狀态。其中“姗姗”指走路緩慢從容的樣子,原多用于女子步态,後延伸至一般場景。
  2. 感情色彩:中性詞,可表達客觀描述,也可暗含輕微責備(如重要場合遲到)。

二、出處與典故


三、用法與示例

  1. 語法結構:偏正式,常作謂語或賓語(如“他姗姗來遲”“成了姗姗來遲的焦點”)。
  2. 典型例句:
    • 會議即将開始,他卻姗姗來遲,未做任何解釋。
    • 女主角在樂聲中姗姗來遲,向觀衆緻意。
  3. 適用場景:
    • 描述遲到的人或延遲的事件(如“春天姗姗來遲”)。
    • 文學中渲染從容的姿态(如“她姗姗步入宴會廳”)。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補充說明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漢書》或成語詞典(來源:綜合)。

别人正在浏覽...

白坿扮妝憊衿步障不轉眼藏身層掖唱義廛居騁駿刺破惡笄鄂垣反水告急恭奴涫沸國邑孤注一擲翦伐艱險結婚金鴻忌食即心即佛決杖開物科教興國苦竹哀絲樂詠禮三本鸾鳥羅敷有夫埋葬茫如毛目面商彌羅秘妙愍惜秣刍鬧盈盈漚浮泡影偏善偏心眼品德皮脂佥判缺席讪嗽燒地唼舌受绌竦企素軒蹋鸱天師符同耆猥蒙鮮于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