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姗姗来迟的意思、姗姗来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姗姗来迟的解释

(1).语出《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上思念 李夫人 不已,方士 齐 人 少翁 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 李夫人 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颜师古 注:“姗姗,行貌。”后因以“姗姗来迟”形容女子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小芗传》:“ 小兰 如芙蓉女儿,明秀无匹,姗姗来迟,媚不可言。”

(2).形容来得很晚。 黄远庸 《虚三6*级省制案之轮廓》:“蹉跎復蹉跎之省制案中,被以奇异之服色、姗姗来迟者,则所谓虚三6*级省制案者也。”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姗姗来迟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姗姗来迟”是汉语中一个典故性成语,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外戚传》中李夫人病重,汉武帝探望时感叹“姗姗何来迟”。该成语由“姗姗”与“来迟”构成偏正结构,其中“姗姗”作为叠音词模拟行走时衣裙摆动声,《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解释为“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从语义演变角度看,该成语经历了从具体动作到抽象意义的转化。《汉语大词典》指出其核心含义为“比喻行动迟缓,来得比预期时间晚”,既可用于具体场合描述人物迟到,如“颁奖典礼上获奖者姗姗来迟”;也可抽象化使用,如“春天的脚步总是姗姗来迟”。清代王韬在《淞滨琐话·卢双月》中“姗姗来迟者,其卢家女郎耶”的用例,则展现了其在古典文学中的应用场景。

现代汉语使用中需注意三个层面:其一,成语含委婉批评义,多用于他人而非自指;其二,适用对象包含人与抽象事物,《新华成语词典》特别标注其可形容“季节、消息等延迟到来”;其三,构词稳定性强,“姗姗”不可替换为其他叠词,保持“姗姗来迟”固定搭配。

网络扩展解释

“姗姗来迟”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词义:形容人慢腾腾地来晚,或事物延迟到达的状态。其中“姗姗”指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原多用于女子步态,后延伸至一般场景。
  2. 感情色彩:中性词,可表达客观描述,也可暗含轻微责备(如重要场合迟到)。

二、出处与典故


三、用法与示例

  1. 语法结构:偏正式,常作谓语或宾语(如“他姗姗来迟”“成了姗姗来迟的焦点”)。
  2. 典型例句:
    • 会议即将开始,他却姗姗来迟,未做任何解释。
    • 女主角在乐声中姗姗来迟,向观众致意。
  3. 适用场景:
    • 描述迟到的人或延迟的事件(如“春天姗姗来迟”)。
    • 文学中渲染从容的姿态(如“她姗姗步入宴会厅”)。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补充说明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参考《汉书》或成语词典(来源:综合)。

别人正在浏览...

柏黄肠闭置层深侧手刬袜尘腻池籞绸缪帷帐赐教聪朗催産翠佩打噤的役點水不漏槁薄功实顾恩归去来兮辞婚宦家兵进本颈脰经怀兢戒经折装金器金锁曲考中老钱羸患陵弊柳编六月论説缕缕么虫纳喊排撆槃槊前额桥死齐酎佉路瑟吒日色入土善静升首世雄擡手叹嗟陶器厂吐食文刺羲爱像煞象译洗脸盆析木